返回
消费维权 你我同行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工作纪实
2024-03-18 11:38:23.0

  聚焦消费环境改善、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强化依法履职,促进消费公平;拓宽投诉受理渠道,切实化解消费纠纷。2023年,省消协围绕“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和新发展阶段消费维权目标任务,积极有效履行法定职责,助推消费环境优化,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荣获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2023年度全国消协组织先进集体”称号。

抓宣传,增强用法守法意识

  积极响应中消协号召,在全省开展“提振消费信心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20余场。及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解读年主题要义,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年主题宣传贯彻活动。同省市场监管局、太原市局、山西市场导报等单位联合举办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省消协会长王纯、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参加“3·15”现场活动。
  “3·15”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消费投诉热点、跨省旅游消费调查、消费维权年度人物选树结果等内容。举办“3·15”特别节目和纪念“3·15”消费者权益日直播活动,参加媒体访谈、连线,解读年主题、消费投诉热点及消费维权法律法规,与消费者互动答疑解惑。
  建立消费教育基地,搭建常态化消费教育平台。线上以消协官网和公众号为主,开设消费百科、警示提示、比较试验等栏目,线下通过行业协会或大型商超搭建教育平台,开展消费知识宣讲普及,建立黄金珠宝行业和直销行业消费教育基地。开展商品比较试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对15个品牌电动自行车和5个品牌锂离子电池进行比对试验并公布试验结果,为消费者科学选择、理性消费提供积极帮助。根据消费投诉热点和专项行动重点,及时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倡议、各类维权知识文章百余篇,编印《消协组织工作动态》4期。

重履职,助力消费环境改善

  组织开展消费调查和消费体察活动。我省与其它三省消协组织联动开展“跨省旅游消费调查活动”,调查消费者意愿与偏好、消费体验与评价、消费需求与趋势三大维度;联合省家电行业协会开展“家电服务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体察活动,有效推动家电售后服务质量提升,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售后服务需求;联合绿数市场调查公司开展家装家具定制专项消费调查活动,同省局联合召开行政指导会,公布调查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联合省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协会开展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污染消费调查,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动员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活动,并同太原市消协联合组织多名消费维权志愿者开展监督体察活动,鼓励督促市场经营主体推行“纯净版”扫码付费二维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权益。
  强化部门联动,开展消费维权专项行动。针对校外培训的各种乱象,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在全省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针对“五一”期间个别民宿、酒店议价乱涨、单方毁约、强制消费等乱象,联合多家省级行业协会发布“创优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五一旅游倡议,同省商务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着力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得到中消协领导的高度评价;参与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消协组织职能作用。

强维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强化纠纷源头调处,推进多元化调解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投诉站)管理办法》,推动在重点消费领域的行业组织和服务企业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11个、消费维权投诉站5个,并召开会议进行授牌,对调解员进行业务专业培训,提升消费纠纷调解的便利度和调解效能。联合省洗涤行业协会制定发布《山西省洗染服务消费争议解决办法》,有效解决洗染行业消费争议无标准无规则困境,同20余家洗涤企业签订承诺协议。开通手机App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制定并落实投诉工作《首问责任规定》,全员参与消费投诉化解。
  履行法定职能,对《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山西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等10余项立法立规征求意见稿建言献策。组建省消协第二届律师团制定《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工作规则》,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律师团作用、如何加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和支持消费者起诉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探讨。针对拍卖行业、教育培训、房屋买卖等重点消费领域存在的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开展点评活动,组织律师团成员全程参与分析点评。
  2024年,省消协组织将坚持消费教育、消费指导并重,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树立典型、揭露批评并用,进一步增强行业企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持协调协作、督促提醒并举,进一步增强各界各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协同共治力,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各项工作,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王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