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大同经开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个大局,履职尽责,全方位开展市场监管服务提升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严字当头,以人为本,进一步巩固市场安全底线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工作,包保率100%,督导率100%,压实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堂、餐饮店、酒店,超市和农贸市场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全覆盖检查,开展药品合规性检查4家次、疫苗接种专项检查6次、药品网络销售检查2次;对化妆品违法添加开展监督检查63家次,对医疗器械开展检查35次。查处药品案件10起,罚款0.55万元。持续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无事故。深入开展了锅炉安全专项工作,检查企业12家,40台锅炉建立一台一档,及时整改隐患2条;开展城镇燃气压力管道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检查企业2家;开展电梯隐患排查专项工作,检查企业8家,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开展特种设备重大隐患专项整治专项行动,检查企业20家,排查隐患9条,整改完成9条。大力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风险监测,隐患排查整治,严把质量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出厂门,坑害消费者,坚决杜绝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的质量安全事故。
开展“一站式”服务行动,助推经营主体质量提升
通过御东和城南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全方位为辖区内6800多家经营主体提供年报、质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指导推选山西精品企业4家,指导推选第一届大同市质量奖企业9家,指导推选第一届大同市质量奖个人3名,积极主动上门指导全区2387家企业开展年报工作,大同经开区2023年年报率99.9%,全市排名第一。开展“个转企”培训企业66家135人,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1次,走访企业12家。联合霁月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5次。组织辖区新荣霞、诺普生物、阳光中天、同华矿机4家企业6项专利申报2024年度专利转化;组织永辉超市申报了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全程指导服务完成普德、新荣霞、晋投玄武岩、双雁药业、同达药业、国药威奇达6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工作。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制定工作计划55件,有序推进工业产品获证企业、特种设备、医疗器械、化妆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共抽检查企业219家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5家,信用修复1家,查办案件97起,罚款153716元。
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了酒店宾馆等客房价格、医疗美容、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黄牛黑中介、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护苗有我”儿童化妆品、知识产权走基层惠万家、互联网广告、加油机计量、儿童学生用品守护、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锅炉安全、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电梯维保单位、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17项专项整治检查活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有效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机制;利用12345、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发展30家ODR企业(在线解决投诉机制),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处理各类消费投诉1955起,办结率100%,满意率96%以上,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40万元。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市场监管氛围
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多形式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宣传日、“5·20"世界计量日、“5·25”化妆品“质量月”和“安全月”等活动,悬挂条幅60多条,张贴海报6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3500余册,宣传单3500份。
本报记者庞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