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提高技术“软实力” 激发市场“新活力”
——大同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工作纪实
2024-03-18 11:38:24.0

大同市综检中心主任管立江在山西省黄花及其制品检验检测中心揭牌仪式上致辞

  2023年是大同市综检中心的能力提升年。大同市综检中心围绕大同市市场监管、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重点需求,以大力提升检验检测技术保障能力为目标导向,持续夯实基础服务能力,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检验检测综合实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政治忠诚入心入脑。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中心党建工作首位,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的重要要求,在强化政治建设上带好头、做表率。坚持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中心组学习、好干部在线、学习强国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在学思践悟中筑牢国家安全观,强化意识形态宣传引领,守牢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筑牢“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强的政治能力和实的履职行动争做捍卫“两个确立”的“排头兵”。

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公益检测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围绕农业、工业、医药、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部署,秉承“科学、公正、准确、高效、诚信、优质”的质量方针,持续为全市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可靠技术服务。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监管检验任务。全年,食品药品领域完成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任务150批次,云冈区专项监督抽查任务211批次,药品国抽监督检验任务534批次。农畜产品领域完成全市4区6县农畜产品蔬菜、水果、肉、蛋、奶等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任务591批次,黄花菜和芹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抽检任务76批次。工业能源产品领域完成包括汽柴油、润滑油、防冻液、煤、物理、建材、纺织、眼镜类监督抽检613批次。计量器具检定领域完成日常检定、校准任务强检3.9多万台件,非强检3000多台,复工复产检定校准3.5万台件,为1000多家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减免费用共计1200多万元。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完成监督检验、定期检验1.65万台、压力管道4.48万米,合计收入1400多万元。
  二是优质高效服务基层和企业发展。利用技术和专业优势,主动为基层和企业提供技术帮扶。截至目前,承担各领域委托检验397批次,为企业源头防范、产品出厂、商品流通各环节把好质量关。授牌成立食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秘书处设在综检中心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领域行业调研、标准研究、项目申报、指导培训等工作,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同时积极服务基层,对云州区、左云县、浑源县和广灵县4个县区综检中心进行了“双认证”现场指导和人员培训,助力提高基层检验能力;帮助怀仁市综检中心、中培质联等进行实操技术培训工作;深入合作社、帮扶村、乡镇农户等对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指导,助力农业稳产增收,多家合作社为中心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以提升监测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两品一械”监管有力

  围绕“宣传范围更广泛、培训更具针对性,药械化品种安全监测、区域报告收集、风险信号掌控全覆盖、各类报告质量提高,信息数据真实、分析评价科学、风险信号挖掘发现及时,为药械化安全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两品一械”安全性监测和评价工作,切实推进药物警戒制度实施,保障全年监测评价和药物警戒工作运行平稳,推动“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报表1万多份。此外,还通过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组织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帮助企业和医院提高“两品一械”监测能力。同时积极推荐省级哨点医院和评价单位,在中心的指导下,大同市国药同煤总医院和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被评为“202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受表扬监测评价单位”。

以培育特色优势技术为重点,抓强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齐心协力完成省级黄花产品质检中心项目验收工作。在市政府和省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批筹任务书18个月完成项目建设的要求,完成了黄花参数扩项认证、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承诺项目,于2023年10月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并获批成立“山西省黄花及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2月完成挂牌,成为大同市首家省级检验机构,为大同市黄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聚了有力的技术动能。
  持续不断推进省级化学类药品重点实验室建设。2023年是省级化学类药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第二年,按照计划任务,7月份完成了共计54个药品参数的扩项工作,目前中心药品检验参数达到149个,在全省市级检验机构能力参数排名第一方阵。
  积极筹备山西省生物制药产业计量中心建设项目。按照全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省市局有关产业计量中心建设工作部署,积极问需于企,努力服务和帮助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不断提升计量检测服务能力。该项目已经完成了批筹阶段的现场审查,正在进行整改。
  潜心探索提升科研能力,推动中心由单一检验机构逐步向综合性科研机构发展。秉持“科研兴检、科研强检”发展理念,根据大同市行业、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大同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基于“形态-成分-分子”现代技术对恒山黄芪质量标准道地性的评价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前期调研、样品采集、整理分类等工作,正在开展恒山黄芪的特征图谱、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检测方法的研究。“恒山黄芪龙眼片加工技术规程”项目完成了专家论证,目前正在申请立项中。2021和2022年承担的山西省药监局《山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黄芪的炮制品“冲正芪”质量标准》、《基于地方保护品种大同黄花质量标准》、《炒黄芩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质量标准部分三项标准通过了专家终审。制定了《验配眼镜企业技术规范》《验配眼镜企业服务规范》2项大同市地方标准。

以夯实基础能力为关键,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保障检验检测事业长足进步

  开展新项目扩项认证,提高检验技术服务能力。其中计量标准新建4项、改造扩项5项、复查22项,全部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其中参数扩项共通过六大类,115个产品,203个参数,其中农产品一大类4个产品48个参数;食品两大类97个产品87个参数;药品一大类5个产品54个参数;工业能源两大类9个产品14个参数。全部取得CMA资质认定证书,农产品领域同时取得CATL扩项证书。
  参加能力验证项目,持续评估实验室综合能力。本年度共计上报申请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项目18项,其中参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能力验证项目6项,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4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3项,北京亚分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1项,太原海关技术研究所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2项,能力验证网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1项,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1项,结果“满意”率达94%。
  全面整合业务管理系统,打造数字化检验平台。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原则,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了检验检测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下半年二期工程已全部完工,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已全面上线运行,不仅实现了各业务领域检验工作从受理到出具报告一站式、一体化管理,极大提高检验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流程化水平,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和企业。

本报记者庞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