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鞠振在晋城开发区调研光机电产业
晋城市副市长邓志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朱慧杰等为开发区光机电产业惠企直通服务站揭牌
2023年,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在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基四要五保障”工作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加强服务光机电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结合重点工作任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严守安全底线、推进质量提升、抢抓任务落实,全力服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为晋城开发区飞速发展、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市场监管坚强保障。
一、狠抓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四个一,夯实开发区市场监管基础
(一)抓好一个根本,突出政治引领。
2023年,市局党组把开发区作为创新创优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将加强服务光机电产业工作作为开发区分局2023年的重点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分局班子突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奋勇争先,确保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高举一个旗帜,发挥作用优势。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全体党员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以及谈心谈话等活动,在七一积极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在主题教育中,重视党性教育,组织到长江支队纪念林接受教育,学习老一辈“舍小家、为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精神,教育党员同志“学榜样、做榜样”,在工作中甘于奉献。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廉政提醒谈话、警示教育月、清廉开发区等工作,确保分局上下始终保持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三)强调一个态度,强化学习能力。
在主题教育学习中坚持学原文,逐字逐句学,聘请大学教授开展家风家训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将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与党员党性结合起来,教育党员与人为善,精忠报国,做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不忘举拳宣誓的那一刻,团结一致,尽职尽责,争创一流。
(四)牢记一个理念,始终服务民生。
“3·15”期间,在龙湾等8个小区设立服务点,发放了一万份调查问卷,详细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价格、食品、特种设备等民生问题,结合调查情况,先后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等专项整治工作。优化消费者投诉处理流程,提高办结效率,全年共受理解决投诉举报870起,其中受理投诉622起、受理举报248起,均全部办结,总计涉及金额170万元,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8万余元;创建优秀省级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两家;在年报工作中,帮扶市场主体700余户,年报率超100%,名列前茅;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上门帮扶,全市获得“山西精品”两家,开发区“晋韵堂”位列其中,帮助30家获得“放心消费”企业;指导光机电专利申请增长量较去年翻了一倍;指导光机电研究院开展两项行业标准制定等。
在监管执法上,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型市场监管”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刚柔并济”两条思路。第一,凡是发现涉及人民健康和生产安全的案件坚决严厉查处,体现刚性执法;第二,属于包容免罚的案件一定要包容免罚,体现柔性温度。2023年,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200人次,监督检查企业1800家次,发现整改隐患210项,共有72起一般程序案件,其中26起免罚案件,罚没款总计41万余元,其中10万以上两起,万元以上13起。
二、提供精准服务,围绕“建设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城市”战略定位,让助企纾困政策覆盖广受益多
一是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服务光机电产业的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以质量提升“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助力式”服务、标准管理“保姆式”服务三方面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标准、知识产权、质量、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等综合职能,深入企业开展工作指导,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对辖区光机电企业进行了逐一摸排,对56家企业基本信息、主要产品、监管情况以及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需求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对企业执行标准、认证、计量、专利等情况进行了统计,为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在开发区园区内高标准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服务站,也就是“晋城市市场监管光机电产业惠企直通服务站”。为进一步给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经过三个多月的谋划和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服务站于5月30日在金匠园区挂牌成立。
四是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搭建了光机电服务信息平台。56家在册企业已全部入群,全年共为56家光机电企业开展服务200次,受理咨询220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和困难58项,为企业节省各项费用40余万元。最典型的是在服务山西英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不仅为企业解决充电桩检验问题,还为企业减免了检验费用12万元。
五是建立“一企一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组织服务站成员部门负责人与企业进行“一对一”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建立了“一企一册”服务工作微信群,建立“一企一册”服务档案,针对企业问题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企业量身打造政策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英特丽公司解决了充电桩出厂检验问题;帮助北菱电梯公司解决28部电梯检验问题;帮助园区解决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取证培训问题;协调市局、市综检中心为星心半导体等公司办理了一批压力表的检定和安全阀的检验工作;帮助科通通讯、英特丽等公司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等。
此外,服务站成立后先后组织开展培训5期,培训人员300余人,在国家、省市媒体发布宣传报道12篇,并且于9月份在全省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11月份省局“三册一站”工作组对服务站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压实安全之责,织紧织密监管之网,用高站位严监管守牢安全底线
该局聚焦“三品一特安全底线”,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持续强化责任落实,保障全市人民财产安全。
(一)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火墙”。
拧紧特种设备“安全阀”,推动特种设备主体责任落实落细,积极上门办理园区公司24部电梯使用登记证;对园区15家光机电企业进行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开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电话和微信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协调市局、市综检中心为星心半导体等公司办理了一批压力表的检定和安全阀的检验;帮助科通通讯、英特丽等公司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协调市特种设备协会为园区公司开办21人专班培训,方便了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和从业人员的取证;帮扶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馆的压力容器进行了检验;为开发区光机电各产业园的电梯统一制作了电梯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和《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进一步规范了园区电梯的使用管理。全年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9家,下达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44份,累计发现隐患140处,已整改隐患135处;处理特种设备投诉举报5起;办理各类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45份,其中新办理使用登记236份,变更使用登记46份;停用及注销使用登记50家;立案查处特种设备案件4起。
(二)织密食品安全“安全网”。
2023年新办理食品许可(含延续、变更)390户,注销 184户,截至2023年底,总户数合计1366户,同期新增206户。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上,充分利用许可与监管一体的优势,在市场准入环节,明晰了ABCD分层分级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制度层面抓,从监管环节推,做到了安全监管全覆盖,按照市食安办(市局食品协调科)的安排部署,分局负责辖区内食品经营主体按类型、经营规模分级的推送工作,共向市局推送包保名单802户,其中,2022年12月8日前3次向市局推送包保名单,和开发区办事处对接落实339户,2023年4月27日第四次推送包保名单463户(含“三小”199户),之后,市局召开包保工作协调推进会,就此项工作再次提出标准和要求,有效促进了包保任务的着地落实。
(三)守好药品安全“安全线”。
辖区内共有76家涉药单位(其中医疗机构36家)、70家涉械企业(其中30家器械专营企业),56家化妆品经营单位。全年共开展各类专项整治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60余人次,共检查涉药涉械单位100余家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0余家次,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60余家次。组织辖区5家药店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共接待群众现场咨询80余人次,回收过期药品58盒。组织70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自查,提交了自查报告,并签订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组织辖区合聚心脑血管医院、蓝九天大药房、海斯欣达医药公司三家企业积极参加“质量管理我来讲”,海斯欣达医药公司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撑起重点工业产品“安全伞”。
该局精心部署,积极组织,共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执法车辆31车次,对4家电动自行车销售主体进行了检查。对辖区范围内的燃气用品生产企业山西安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对5家塑料制品销售企业进行检查。对6家超市、1家市场(27家经营户)所使用的塑料购物袋进行了检查。对3家消防产品经营商户进行了检查。对5家成品油经营单位的汽油、柴油、车用尿素进行了监督检查。开展了“春季护苗”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行动,检查线上经营户5户、实体经营户56户。深入5家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20份,发放宣传册100余份。开展了民生计量专项秤市场使用监管,对辖区200余台电子秤开展检查,并联合中计公司对30余台流动商贩台秤进行了现场检定。
2024年,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将站在新的起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城市”战略定位,让助企纾困政策广覆盖广受益;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保障“三大安全”;紧扣“服务民生,助力发展”主题,突出市场监管工作成效;全力打造高质量、优品牌示范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为晋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李波 成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