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一款名为Sora的视频生成模型发布,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Sora的出现无疑再次展示了AI的强大实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Sora也为网络自媒体博主奉上饕餮盛宴。
“Sora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Sora砸掉了谁的饭碗”“你准备好用Sora赚钱了吗”……一众网络博主盲人摸象般的讲述着Sora或是AI,这其中的“佼佼者”名叫李一舟。
AI课程竟然变成了割韭菜的镰刀
记者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后发现,2023年,ChatGPT的出现引起AI热潮,李一舟也是在那时推出了名为《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的AI视频课,销售期间,标注原价999元的课程,以199元的促销价销售,红极一时,冲上抖音创业课程销售榜首。
在太原市从事后期剪辑工作的小茹便是李一舟的视频课学员之一,小茹期望从课程中学到ChatGPT、Midjourney等AI软件的使用技巧,憧憬着在AI的辅助下,自己的剪辑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但看过视频后小茹发现,课堂内容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同样可以获取,而且课程大部分为录播课,对她来说并无太大的价值。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和小茹有相似体验的人不在少数。不少学员抱怨该课程植入的广告多,同时也有学员质疑“一舟智能”平台是套壳网站,通过调取主流的AI平台数据来提供服务和收取会员费。
根据飞瓜公布数据显示,李一舟在过去的一年卖出约25万套课程,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元。
近日,借助Sora的流量,李一舟开始直播卖课,在销售的过程中,其夸张的营销话术被网友质疑“割韭菜”。疯狂过后,2月22日李一舟个人视频号已被禁。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目前李一舟AI的视频号内AI课程已经下架。但在网络上,仍然充斥着大量的AI类付费社群,就网络上公布的数据来看,该类社群销量仍非常可观。
入局需谨慎
警惕课程背后的“猫腻”
Sora的出现,将大众对AI技术的兴趣推到了新的高度。一些无良商家也正是利用了大众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技术的关注,推出了这些“割韭菜”的课程内容。商家在宣传中只字不提AI技术的复杂性,人为的夸大课程的效果,宣称几十元就可以让学员从AI小白变为大神可谓无稽之谈。消费者在选购时,还需谨慎选择学习平台和课程,注意课程的来源和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深厚的数学、编程和算法基础,绝无一朝一夕速成的可能。
山西硕明律师事务所梁益律师表示,自媒体博主在销售的过程中夸大课程效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整个AI教育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行业需要加强监管和自律,确保课程质量与真实性,为AI技术普及和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时下,社区问答、直播、付费课程、产品订阅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付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的注意。
梁益表示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时也应该货比三家,不要被商家一时的促销活动冲昏了头脑。同时商家在销售知识付费类的产品时,应当给与消费者一个全面、真实、相对客观的内容介绍和质量,做到不虚假宣传、隐瞒事实片面宣传诱导消费者下单。在线付费课程属于网购产品,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来维权。
本报记者曹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