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几年,随着数字化的大力发展,一些服务业打破了固有的服务思维,纷纷走出自身场所,开展起了上门服务。上门洗车、上门理发、上门美甲……各式各样的日常服务让消费者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
上门服务方便又省心
太原市民于女士是一位80后,在医院工作的她平时比较忙,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以前,于女士苦于每天中午无法给孩子做午饭,一直都是将两个孩子送至小饭桌托管。然而,就在去年,于女士偶然发现在招聘网站上有不少上门做饭的阿姨,一打听下来,每个月的费用约2000元左右,可以提供一个月每天中午3—4个人的午餐。于女士一听,这不正符合自己的需求吗?
“现在每个孩子中午在小饭桌的收费是每月800元/人,两个孩子一个月就是1600元,如果2000块钱招一个上门做饭的阿姨,不仅连我的午餐也可以解决,孩子们还可以中午回家睡一会儿,方便又省心。”于女士说。于是,于女士当即选择了一位做饭阿姨,到这个月已经是她享受这项服务的第四个月了。
和于女士有着一样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爱美的消费者尹女士也是其中一位。据尹女士介绍,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一些理发店开通了上门烫头的服务,“上门理发早就听说过,可是染发需要的设备那么多,也能上门进行?”尹女士疑惑道。于是,尹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一个上门烫发及染发服务,“没想到效果和去店里一样好,收费和去店里的费用一样,而且为我节省了外出成本。”尹女士说。
上门服务规模化发展
除了“上门代厨”“上门美容”,“上门经济”的服务范围还有很多,例如时下流行的“上门宠物喂养”“上门整理收纳”“上门洗车”等等,给消费者带来了非常便捷的生活体验。
与此同时,上门服务也越来越规模化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上门经济”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1万亿元。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择业重要选择,“上门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已达4000余万人。政策方面,201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指出,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支持政策。
记者在生活服务类平台上看到,大量上门类服务的信息被发布在各个栏目中,价格、服务内容、客户评价、项目评分等都公开显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比对下单。
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对上门服务比较感兴趣,也会愿意多多体验上门服务。消费者相信,上门服务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保证服务质量是关键
然而,消费者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如何保证上门服务的质量是关键,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服务不满意,可不是平台或者中介机构一句免费更换服务人员就可以解决的了的,毕竟作为消费者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经历,我们想要的只是好的服务。”
由于部分上门服务的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或者仅仅在“速成班”毕业就出来接单,就会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出现售后多、维权多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上门服务尚没有严格的监管规则与标准,因此导致对上门服务人员的约束力不够大,出了问题只能通过协商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提供上门服务的平台应该负起责来。记者也咨询了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他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要求赔偿。”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上门服务时,可以通过靠谱的线上平台或者机构,在服务开展前要求对方提供资质证明,做好审查工作,形成规范的服务合同,以此来保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余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