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原一品牌童鞋店内,货品整齐排列,供消费者挑选。本报记者曹翀摄
100元1瓶的辅食油、8元一根的棒棒糖、50元1斤的宝宝大米、几百元的儿童推车、上千元的儿童行李箱……现阶段,许多年轻人做了父母后,都希望给孩子带来最好的资源和最优质的生活,于是在各个方面为孩子花钱,高昂的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苦恼。
500元一双的宝宝鞋
消费者韩女士是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平日里,她特别注重孩子的培养,也很舍得给孩子“花钱”。由于自己孩子有一些足内翻,韩女士特别注重调整孩子的脚型,“因为这个原因,我在给孩子选购童鞋的时候很是重视,只选那些号称可以调整腿型、纠正脚型的品牌。”韩女士介绍。但是,这样的鞋子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价格非常昂贵。韩女士告诉记者:“基本平日的售价就要在500元以上,遇到购物节打折之类的,也要买到400多元,还是需要一次性购买2双才给优惠。”
这样的鞋究竟对调整脚型有没有作用呢?韩女士笑着无奈回答说:“有没有作用我是没有看到,问商家的回复就是需要长期穿才能见效,我也没有办法,根本不敢去购买那些便宜的普通鞋,就怕对孩子不利。”
记者也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儿童鞋,看到如韩女士所说,号称有各种防护功能的儿童鞋售价普遍不低,几个知名品牌的均价基本都在200元以上,300—400元的鞋子更是随处可见。随机点开一款,里边的介绍都是轻便、防滑,特色卖点都是三分之一处可弯折、后跟加固、包头防撞等等,有的还将这些作为特有技术进行宣传。
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对方表示,三分之一处弯折、后跟加固等并不是很难实现的技术,是很常规的操作,商家将这一块作为卖点来销售,无疑是打着专业化的旗号,实际却是品质过剩。
儿童鞋不断出现问题
与昂贵价格不符的是,儿童鞋频频出现问题,让我们对此类商品的品质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2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两则缺陷产品召回信息,60双笨笨熊单网鞋、450双洛宝贝幼童学步凉鞋被召回。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童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信息,贵人鸟、BABUDOG、杰米熊等品牌13批次样品不合格。去年,同样有包括米菲、巴布豆、巴布兄弟、动物王国等在内的品牌检出不合格儿童鞋。这其中,有的是耐磨性不过关、有的是重金属含量超标、有的是标识不健全。还有的则是一些儿童发光鞋,造型可爱、走起路来会发光,同样价格不菲。据了解,此类鞋就是在鞋底或鞋帮处安装带有LED发光组件,但有漏电的安全隐患。
花费昂贵价格购买的鞋子却频频出问题,这让不少消费者质疑,商家是否存在消费欺诈?“记得我们小时候,一双鞋三四十块钱能穿好久,现在的儿童鞋却这么贵。好像贴上了‘儿童专用’标签就可以卖高价了,广告做地那么诱人、宣传的那么好,最后发现是被商家割了韭菜。”韩女士说。
儿童用品价格虚高应重视
童鞋价格高只是儿童用品的一个代表,这些产品价格的需要应该引起重视。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超过60%的家庭,每个月育儿开销超过2000元。父母愿意花、舍得花成为了不少商家抓住的心理。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商品时,应该注意甄别商家的广告内容,发现虚假宣传可以及时举报。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介绍,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此外,该法规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希望更多关于儿童方面的标准出台,让儿童产品专注于产品本身,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安心。
本报记者余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