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册珍藏
1958年 爷爷修观上水库
2018-08-18 06:45:55.0

  爷爷说过,当时修建水库的人很多,全县各个公社都有,大部分是农村青壮年,从十七八岁到四十多岁不等。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大家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工具——平车、镐、铲和锹。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1月5日,当时原平县闫庄公社第二团第一连的民工们为庆祝观上水库竣工,集体照了张相。我爷爷时年30岁,有幸参加了水库建设。
  观上水库是原平永兴河灌区的渠首枢纽工程,位于观上村北200米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原平县开建了很多水利工程。1958年12月5日,观上水库开工,参加劳动的干部和民工达4000余人。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建设者们人拉肩扛,克服重重困难,1960年1月5日,观上水库第一期工程竣工,蓄水1000万立方米。
  照片中的爷爷戴着浅灰色帽子,但是由于照片年月太久远,现在只能隐约看到他的风采。爷爷说过,当时修建水库的人很多,全县各个公社都有,大部分是农村青壮年,从十七八岁到四十多岁不等。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大家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工具——平车、镐、铲和锹。睡觉就在工地上,搭起帐篷,铺上草垫,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夏天像蒸笼一般,还饱受蚊虫叮咬,让人难以入睡;冬天没有取暖设施,洗漱吃饭的水常结冰,遇到大风天,人们一觉醒来,脸上都是尘土。吃饭都是生产队提供的大锅饭,喝着白开水,啃着窝窝头。为了保证水库按时完工,民工们冒着严寒酷暑奋战在一线。衣服和鞋子破损很快,有时不到一个月就得更换,脚底起泡也是家常便饭。修建水库需要大量的土方工程,民工们用平车把土一点一点从山上拉到水库工地上,落差几十米的陡坡,只能容下一辆平车前行,稍有不慎,就会人仰车翻。维修部的同志们特别忙碌,常常加班加点为民工们修理工具,以免耽误工程进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建设者们用短短13个月的时间,就让观上水库第一期工程如期竣工。
  观上水库改变了周边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1976年水库进行大坝加高,1989年进行了劈裂灌浆加固。如今,观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总库容156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城镇防洪、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灌溉面积为3.3万亩。
  当时一起合影的约80人,是在刚刚完工的现场,有的还没放下工具,有的还抽着香烟,那时拍照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不过神态之间显得轻松。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现在健在的已经屈指可数。爷爷去世后,这是家人找到的有关爷爷的唯一的一张照片,更显得弥足珍贵。当时这些前辈可能觉得只是完成一项工作,竣工之后就奔赴了下一个地方,他们如果看到今天漂亮的水库全貌会怎样?想必一定会为自己当年所作的贡献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只有加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才能对得起这些前辈。

李晨光(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