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安全生产

专家查隐患 生产更安全

——太原市全面延伸专家排隐患机制辐射范围

  近年来,太原市充分依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的智力支撑和团队协同作用,不仅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实现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而且还在政策制定、宣传贯彻、安全“五进”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全面延伸专家辐射范围和专业影响力,在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以服务、指导、帮助、宣教等形式,为企业提升安全发展空间,奠定本质安全基础,为太原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向好提供了保障。

坚持顶层设计,常态运行

  早在2019年,太原市政府便下发了《应急管理专家聘用暂行规定》,明确了聘用专家工作职责和政府在专家团队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明确指出,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或技术机构(协会)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可入选应急管理专家库,同时规定政府为专家服务进行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次年,进一步明确了给予专家相关福利待遇等,由市财政统一支付。
  政府购买服务使专家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社会化再分配。其时正值安全生产监督向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新老矛盾交织、新旧风险重叠的现实,安监力量本身就薄弱,还需要统筹应急管理等多方工作。2019年,太原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在原安监局的基础上,又整合了9个部门的13项职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成为新时代应急人的根本使命。
  建立由专家查隐患工作机制是安全监管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有效填补了执法力量的不足,使有限的执法力量可以集中向有重点事故隐患企业集聚,形成集中攻关态势,对企业形成强大威慑和整改压力。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之前对隐患整改存在推诿扯皮,甚至用拖的方式来对抗检查,是因为检查执法的人对行业安全管理生疏,容易应付。但随着专家的介入,特别是业内专家对隐患排查力度的加大,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展开,企业态度也随之由对抗变为自觉,主体责任开始逐步落实。
  至2022年年底,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由开始的八大行业扩展为15个行业596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远程会诊、小范围集中培训、就近入企指导等服务,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督促企业隐患整改,全面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随着重大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的深入进行,太原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市形成“专家查隐患、部门促整改、企业抓落实”的常态化机制,即利用专家智慧实现安全监管超前预判,关口前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坚持会商机制,集体智慧

  太原市应急管理专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指导企业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完善规程、开展检查、整改隐患、评估管控风险、组织宣传教育培训、抓好信息化建设、改进工艺、淘汰老旧设备、完善预案体系、组织应急演练、推进标准化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制定全员责任清单、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等,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实现本质安全;及时向企业所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反馈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查隐患、企业抓落实、部门搞督查”的工作机制,目的就是把安全风险管控到位,把安全隐患整改清零,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
  为确保重大隐患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太原市选择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专项整治作为突破口,从执法队伍中选取近60名骨干组成20个专项督导组深入重点企业进行隐患排查,随之印证行业监管部门的工作成效。在每个专项督导组中,均配有1-3名专家一同督导。
  对于重点、难点,或者涉及城市重大建设规划等方面,太原市则采取专家集体会诊或者会商方式,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如投资400亿元人民币的清徐精细化工园区,就是充分听取应急专家多次会商意见,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和建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
  专家会商的意义在于,能够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一个独立、全面、客观的安全评估,给出安全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公共安全水平。专家会商可以全方位分析安全风险,提出有效的安全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坚持目标导向,夯实责任

  毋庸置疑,由于在行业领域内的权威性,专家的核心技能有决策能力、感召力和信任度。专家对检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评价、解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将整改的情况进行验收,对没有整改的问题有建议处罚权,有利于消除隐患治理中的“盲区”。在督导检查中,太原市要求专家们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求被检查企业强化隐患治理效果,必须实行隐患首查负责制、隐患跟踪问责制、隐患整改负责制、重大隐患备案制,确保隐患闭环整改,达到入企检查的目的。
  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太原市采取“五人小组”巡回监管检查机制,每周对包保的每座煤矿巡回检查1次,每月对每个包保煤矿做到全覆盖对表检查。在巡回监管检查中,“五人小组”重点监督煤矿是否按批准的年度采掘计划进行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情况、特殊工种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高危作业情况、防范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发生。
  太原市杏花岭区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对全区在施工地进行巡回督导检查,发现隐患等问题后立即通知企业整改落实。引入第三方工程安全督导专家团队,有效实现了对在施工地的安全督导。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对“三供一业”改造项目、建筑业、市政工程以及拆迁改造等项目的各个流程和微观环节进行督导,并以智力支撑改进区域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和过去的企业聘用安全监理单位差别较大,杏花岭区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直接向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专家组模式跳出了工程合同所约定的甲乙双方企业层面,有效阻断了相关隐性利益、避免人为干扰等因素,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安全生产现状。
  杏花岭区政府表示,没有引入工程安全督导专家组前,囿于行业监管部门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匮乏,对辖区内在施工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呈现碎片化,多级多部门的监管始终无法形成合力,特别是微小型在施工地存在监管空白和盲区。此次通过委托专家组服务,利用专家组强大的人力资源构成和集体智慧,有效延伸了政府监管的触角,可为正确行政执法提供有效依据和重要参考。
  杏花岭区政府引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破解了原有属地监管专业能力薄弱的难题,大大强化了工程安全督导作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使政府服务功能更加有效。

坚持服务功能,入企纾困

  2023年新年伊始,太原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安全监管不仅要按照“四铁”要求抓铁有痕,而且还要具有执法的温度,助推企业在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
  太原市晋源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团队在对山西立业制药有限公司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该企业现使用一台蒸汽锅炉管理制度中安全管理和作业指导依据不全,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专家组立刻进行指导帮扶,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锅炉安全技术规程,帮扶该企业编制建立及完善了锅炉使用管理制度和规程,规范了药厂锅炉使用管理必要的安全技术要求标准,保证企业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企业“不懂安全、查不出隐患、提不出整改措施”是安全监管的难题。集中培训、入企帮扶是专家的重要职责。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负责人也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努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但是苦于企业自身情况所限,很难找出矛盾根源。2023年5月,随着太原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全市组织相关专家对水、电、气、暖、通信等有限空间作业较多的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三期重点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题教育培训班,共集中培训人员243人,向“五类化工企业”“三类重点人员”开展了工伤预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培训人员623人;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5个重点群体和29个企业职工培训工种全部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内容。
  企业负责人搞清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难点痛点,但企业培训成本为零,安全边际又无限放大。优化营商环境与安全监管实现了有机统一,安全稳定的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坚持正向激励,先进引领

  为确保专家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太原市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需要阶段推进的,立即部署,限期整改;对需要长期整治的,持续发力,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逐步重点突破,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纸面整改。
  同时,太原市紧密依托专家团队,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中,采用专家驻留工作专班方式,参与工作方案制定、执行,使专项整治工作和常规检查工作有机结合,从全市安全的宏观层面和企业安全工作微观层面,专家意见都得到充分尊重和执行。
  专家们在企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最终将成为考核行业监管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此厘清了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各方责任的有效夯实,打通了跨行业安全监管的壁垒,使不同监管部门间形成合力,提升了全市重大隐患清零的步伐。比如在高空坠物专项整治工作中,城管、住建以及属地部门都能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对老旧高楼立面及广告牌匾进行隐患排查,立行立改,成为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的亮点。
  为确保专家团队工作热情,太原不仅给予业务指导和关怀,还通过精神鼓励和社会荣誉等方面进行正面激励。2022年,太原市公布首批8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专员先进事迹,向全市推广他们的监管经验,推动专家和监管专员进一步履责到位,不断扩展专家行业领域影响力,形成正向和积极引领,专家团队合力和个人智慧得到充分展现,成为构建全市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发展的重要成因之一。
  引入“专家查隐患”机制使太原市安委办的工作效能实现了倍增,客观上促进了安全生产重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2023年1-6月份,太原市亡人总起数和亡人数实现了同比双下降。2021年、2022年,太原市连续两年安全生产各项指标领先全省兄弟地市,实现了“省会担当”,为太原市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王清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21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6-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