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4日,山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大同市人民政府、朔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大同市平城区举办“应急使命·山西省2023年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模拟大同市平城区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道路损坏、通信中断等地震灾害。上午9时,演练正式开始。接报告,震区道路受损,通信、电力中断,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省级地震应急二级响应,各级应急力量迅速行动,人员装备火速集结,紧急开赴震区,全力抢修道路、通信、电力,打通救援绿色通道。指挥长现场组织召开指挥部会议进行指挥调度,与各救援组互连,听取各方具体进展情况报告,协调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以及矿山、危化等专业救援力量迅速向震区挺进,部署安排救援工作。同时,其他演练科目同步展开,建筑坍塌深层救援、横向破拆救援、“T”型横渡绳索救援、伤员转运、高楼灭火救援、人员安置、医疗救助等演练科目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演示+远程联动”等方式一一呈现。
本次演练是山西省近年来第一次组织的抗震救灾实兵演练,重点突出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旨在进一步磨合应急救援机制,强化前后方指挥部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间的互联互通、协调联动,提升各救援队伍的闻令而动、协同应对能力,从而实现快速高效有序的救援目的。本次演练,省应急厅、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36个单位约900人参加。
各级各部门及有关方面要以本次演练为新起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眼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源头治理,切实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不断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强化防、抗、救协同联动,细化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锤炼救援精兵,苦练救援本领,不断提升复杂条件、特殊区域、极端环境下救援攻坚能力。要统筹规划救援力量建设,突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强化专业救援力量,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突击队作用,构造综合统一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要持续推进防灾宣传和应急演练“五进”活动,提升全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引导社会救援力量规范有序参与,营造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