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太原市自2023年10月1日10时起正式下汛,结束汛期值班,防汛转入日常工作。汛期以来,太原遭遇了7月29日-31日、8月25日-27日两次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29日-31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累积降雨量在25-175.7毫米之间。针对强降雨天气,太原市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应对,做到了高位统筹早发力、会商调度早预防、提前部署早行动、强化保障早转移、落实措施早应对、加强宣传早引导,有效防范应对了强降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位统筹早发力
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强降雨应对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多次批示指示,要求切实强化各项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连续召开调度会议,对全市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深入阳曲、杏花岭等县区实地督导检查防汛应对处置工作,就相关事宜现场办公。其他市领导分别深入包联县区和部门督导指导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导防范应对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乡、村干部逐户进行排查,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撤离并妥善安置,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切实加强本辖区本行业组织领导,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履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会商调度早预防
在进入主汛期前,太原市防汛办研究制定了《太原市防汛会商制度》,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会商。气象、水文、水务、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气象、山洪及地质等灾害预警信息。市防汛办及时组织将预警信息、会商意见、领导指示等各类工作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至市防指各成员以及各县(市、区)有关防汛人员,累计发出工作提醒97次共计27万余条短信,及时提醒开展防范应对工作。并在强降雨过程中,持续调度各县(市、区)和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以及市级应急队伍,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科学有效应对防汛突发事件,全力保障安全。
提前部署早行动
在防范应对7月27日-31日强降雨过程中,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报,提前印发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相关通知,传达贯彻省市领导批示指示和指挥调度会议精神,对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前进行部署。并按照预案和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要求,及早启动市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太原市气象部门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市水务部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阳曲县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其他各县(市、区)、开发区(高新区)分别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积极组织防范应对强降雨。
强化保障早转移
在强降雨过程中,根据县区实际情况,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安排调度,市防汛办(应急局)会同市发改委向县区紧急调运防汛抢险等相关物资装备,全力增援县区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同时,市级应急队伍出动应急人员进行逐户排查,及时组织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危旧房屋涉险人员,确保了强降雨过程中全市无人员伤亡。
落实措施早应对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太原市切实采取各项措施,全力组织应对,市区前置1500余人应急队伍,车辆、设备560台次,全力处置道路积水;加强河道、水库巡查排险,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496条;7座煤矿执行停产撤人433人,4座煤矿减少入井作业人员210人;关停5个长途运输车站和16家景区保障人员安全。各行业部门全力动员,积极落实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了本行业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了安全。
加强宣传早引导
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大力加强宣传,积极通过电视、广播以及太原发布、锦绣太原客户端、“锦绣太原城”APP等宣传渠道,及时向广大市民发布防汛安全提示等讯息,详细准确宣传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回应社会关注关切,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关注天气形势,增强防汛减灾意识,做好自我防护,为汛期组织动员转移避险打下了扎实基础。
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强调,下汛后要继续扎实做好防范工作,做好会商研判和应急调度,遇有强降雨天气过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省防办要求,国庆期间各级防办坚持汛情灾情零报告制度,扎实做好防范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防汛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开展隐患排查,积极做好各类水利工程、道路桥涵、铁路运输、排涝设施、通讯设施等水毁工程修复工作,保证各类工程恢复防汛抗旱功能。要认真分析总结本地区本行业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做好暴雨灾害复盘调查,梳理防汛抗旱工作思路,制定好明年工作计划。
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还要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提供抗旱技术指导,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水务部门和各水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制定蓄水计划,充分发挥水库调蓄作用,保障今冬明春抗旱用水需求。
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太原市防汛抗旱工作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本级对防汛抗洪应急物资装备的资金投入,更新购置和补充适用于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应急抢险物资、大排量抽排水设备、无人机等新型抢险救援装备,确保汛期发生险情时及时合理调度使用,保障区域防汛抗洪抢险工作需要。
同时按照新时期防汛应急工作的全新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防汛工作责任人开展专项培训,加强对各级防指领导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培训,对基层防汛办事机构业务人员的实操培训,对抢险救援人员的抗洪抢险技能培训,在汛前分批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加强地区间、部门行业的学习交流,全面提升防汛抗洪工作能力水平。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大众交通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让防汛抗洪安全意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广大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薛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