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安全教育

我省各行各业全面开展安全意识大教育

  •   

    企业:强化督查检查 消除盲区死角

      企业人员相对密集,用电量大,易燃可燃材料多,一个疏忽大意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近日,山西消防救援部门提醒,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内容进行规范管理,强化督查检查,消除盲区死角,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消防救援部门提醒,企业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员工应当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做到懂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特殊工种、重点岗位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企业内的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等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严禁损坏、挪用、埋压、圈占、遮挡消防设施、器材。同时,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严禁以任何形式占用、堵塞或封闭;也不得擅自改变分隔防火、防烟分区,以及建筑原有设计布局和功能。
      针对生产区、库房仓储区,严禁设置员工宿舍,严禁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夹芯彩钢板搭建临时用房;企业厂区内可燃杂物要及时清理,易燃物品要按照标准分类存放。厂区内要按标准敷设电气线路并进行穿金属管或阻燃型PVC管保护,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严禁私拉乱接临时电线,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在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给电动自行车充电。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库房要做到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禁止动用明火,禁止吸烟;库房仓储区严禁超量超高储存,保持通风良好,进入库房的车辆、设备应采取防静电措施。企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用火、用油、用电、用气,严禁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因特殊情况需要明火作业的应当办理相应手续,清除易燃物、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消防安全,作业结束后经检查火源彻底熄灭后方可离开。应当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且至少每半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演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石油化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仓储仓库企业等火灾高发企业更要重视消防安全。

    家庭:提高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冬春季节是火灾的高发季节,这与冬春季节寒冷、风大、干燥、用火用电较多有关,而家庭防火是冬春防火的重点和难点,一旦发生火灾,危害极大。消防部门提醒,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防范能力,从每个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我遵守、我参与、我知晓、我安全”的消防安全良好习惯,共同营造“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家庭火灾中,家用电器故障易引起火灾,使用电磁炉、电热毯、电熨斗等电器时,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冬春季节烤火取暖严禁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取暖用品不要用来烘烤衣物。燃放烟花、爆竹要选择安全的场所,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且燃放后要及时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消除火灾隐患。电动车要到指定的地点充电。建议在家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学会正确使用。
      如果发现家中着火,根据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冷静处理。油锅着火不能泼水,应先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然后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还可向锅内放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更不要在燃气泄漏场所拨打电话。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燃气罐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并往上浇水扑灭余火。如果家里火势太大,不要慌慌张张开窗呼救,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随时整改家中的火灾隐患,养成出门关火、关电、关气的好习惯,并清理楼道内违规停放的电动车及杂物,保持消防逃生通道畅通。同时,教育孩子每到陌生环境时要先熟悉逃生通道、消防器材摆放的位置等。

    校园:多一份自觉 筑牢安全防线

      进入冬季,火灾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大,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安全尤为重要。在校园内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应如何应对?消防部门提醒,要提升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消除学生寝室消防安全隐患。
      在校园,不要在教室、宿舍、通道出口等地堆积杂物和垃圾,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校园内的消防器材要定期保养检查,及时更换老旧消防器材。在宿舍,应自觉遵守规定,做到不私拉、乱拉、乱接电线。不在宿舍没有人的情况下,长时间对电子设备充电。不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离开宿舍前一定要切断各种电源,尽可能减少火灾隐患,避免发生危险。食堂员工在油锅作业时,要控制温度和油量,防止因油温过高、油满溢出造成火灾事故。
      如果发生火灾,火势不大时,可以根据情况,用灭火器材扑灭火焰。如遇大火,应保持镇静,不要跟随人流乱冲乱撞。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火灾发生时,应第一时间逃离,不要顾及贵重物品。身边有防烟面罩要立即佩戴,若没有可用湿毛巾或打湿的衣物捂住口鼻,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若无法从室内逃出,应关紧大门,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等待救援,并在阳台、窗口等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大声呼喊、敲击东西或是晃动鲜艳的衣物,发出求救信号。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发生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逃生,千万不要盲目跳楼。

    医院和养老机构: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医院、养老院里多为病患、老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而部分医疗物资属于易燃易爆物,一旦遇到明火,极易成为大火蔓延的“催化剂”。消防部门提醒,要增强医院、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保持高压执法态势,提升对突发火灾的应变能力,切实推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落地,保障患者和老年人生命安全。
      养老机构要确保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到场处置,有效扑救初起火灾。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四个能力”,要经常向老年人告知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常识。针对特殊服务对象特点,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重要场所、重点部位的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提示标识,在消防设施、器材上设置醒目的标识,并标明操作使用方法。
      医院的供氧设备要注意开关、仪表、管道不要漏气,保持氧气瓶的洁净和安全输氧,还要随时检查用火、用电的安全情况。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疏散通道上应设置疏散和照明设备,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和扑救。中草药库内的中草药要定期检查晾干,小心发潮、发热引起自燃。要成立消防应急疏散组织,发现隐患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并及时排除隐患,每个科室的每位员工都要养成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对本科室区域内进行防火检查的好习惯。
      医院、养老院如果发生火灾,患者和老人如何处置?消防部门提醒,患者和老人最好在床边备一杯水,一旦发生火灾,马上泼湿被子,代替湿毛巾捂住口鼻。也可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口哨、手电等,当体力不够时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带火奔跑,应该设法把衣服脱掉,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打滚;身处位置接近水源的,可想办法用水淋湿衣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医院、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在拨打119报警电话的同时,要迅速组织疏散,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卧病在床、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要重点进行救援,并及时清点人数。

    “九小场所”:及时有效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沿街小商铺、小旅馆、小商场、午托班等“九小场所”点多量大,为大家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但这些场所因为空间有限、人员密集程度高,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消防部门提醒,“九小场所”要及时有效地将安全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从业单位责任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九小场所”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建筑不规范,耐火等级低,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设施不足,一旦起火,火势猛烈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烟雾密集,严重侵害被困人员,水源缺乏,灭火救援难度大。
      如何消除“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消防部门建议,“九小场所”必须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主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按照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检验维修。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和动火安全管理,不违法使用、储存、经营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严禁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焊割等有火灾危险性的作业,维修时如需动火、电焊、气焊,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杜绝违章操作引发火灾。更不得私自拉接电气线路,大功率电器设备线路应单独穿管敷设。坚持每日进行消防检查、巡查,做好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自查自改,严禁损坏、挪用、圈占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严禁在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消防部门提示,广大市民进入“九小场所”时要注意消防安全,不要吸烟,不要使用明火。留意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如遇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快速、有序地疏散和自救。留意消防设施器材、逃生设备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如遇火灾,正确使用,确保安全。(本版文字由赵一荣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09-29期

    • 第2023-09-22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