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瞄准短板弱项,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根本上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晋中市:在人员密集场所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11月21日,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在市城区人员密集场所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排查隐患,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堵塞安全漏洞,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坚决筑牢全市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刘星来到晋中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详细了解场馆人流量、消防安全工作部署、消防设施配备使用维护等情况,认真听取场馆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制定落实情况汇报,实地查看安全标识是否清晰、逃生通道是否畅通,并随机检查工作人员对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他指出,“三馆”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时刻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安全管理死角盲区,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坚决把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要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强化值班值守,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加强员工和游客安全培训,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故能力,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忻州市:深入校园商场工业园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11月24日,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四不两直”随机深入和平小学、开来·欣悦购物广场、禹王焦化公司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企业检查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市应急、教育、工信、商务、市场监管、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及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人参加检查。
在和平小学,检查人员察看校园安保执守配备,听取隐患排查、防火巡查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重点询问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和应急疏散演练开展情况。在开来·欣悦购物广场,检查人员到商品销售区、餐饮区、电影院和KTV等区域,现场检查消防卷闸启闭功能、消防栓出水压力、疏散通道设置、餐饮用火规范等情况,实测商场应急小分队反应速度,详细了解商场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在禹王焦化公司,检查人员认真听取企业重大风险源管控、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等情况,重点检查气柜压力是否正常、安全防护装置和工业监控设备是否配备到位、员工操作流程是否规范等,详细了解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
李建国强调,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应急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细之又细抓好企业日常监管,盯紧盯牢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督促企业深入细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企业要时刻把安全视作“高压线”和“生命线”,坚决扛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全流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晋城市: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安全工作
11月21日-22日,晋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辛艾艾,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武健鹏分别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陵川县、泽州县,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
辛艾艾强调,要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抓好安全措施落实,及时堵塞短板漏洞,强化常态长效监管措施,坚决筑牢安全防线。要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一项一项检点到位,立行立改迅速销号,以严的基调、细的举措、实的作风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武健鹏要求,要强化底线思维,全面压实落细各方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日常巡查维护、隐患排查治理。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可防可控根本要求,坚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工作调度、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各类安全保障准备,持续加大对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薄弱点、风险点和隐患点,全面整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朔州市:安排部署督导督查和责任追究工作
11月25日,朔州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盘点分析近段时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排部署督导督查和责任追究工作,倒逼推动各级各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指出,要把矿山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力推动矿山安全发展。要以煤矿安全为重点,强化瓦斯、水害、顶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坚持“五不为过”、做到“五个必须”,严格落实“十项措施”,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安排生产任务、不安全不组织生产建设。要扎实推进煤矿安全投入,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全面彻底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持续深入集中开展重大隐患大排查、安全意识大教育、安全问题大整治、安全责任大落实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切实做好冬春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工作,集中整治违规用火用电用气、占堵疏散通道、损坏停用消防设施等突出问题隐患,全面加强工地规范管理,防范事故风险。要持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部门联动、信息监测、研判预警,提前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加大森林草原火源管控和巡查看护力度,确保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会议强调,各督导督查组要迅速制定方案开展工作,及时梳理上报存在的隐患问题,逐个逐项抓好整改落实,认真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推进治本攻坚。要采取常规执法、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倒逼企业认真排查重大事故隐患。严肃工作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和行为,严肃处理不认真履行检查责任的检查人员,确保安全底线常在常牢。
吕梁市:部署下一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11月26日,吕梁市召开全市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会,对近期发生煤矿事故的县进行集体约谈,对产煤县(市、区)进行警示教育,对下一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就做好下一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
要把属地责任、驻矿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层层传导下去,严格落实好“一岗双责”,检查考核驻矿人员履职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坚决整治事故多、隐患大的企业,督促倒逼企业把落实主体责任贯穿到生产管理全过程,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要全方位检视,深入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落实隐患排查“三级确认、两个承诺、两级比对”制度,按照“井下与井上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原则,对全部生产非生产区域进行全覆盖、无死角隐患排查。要成体系整改,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制度,对灾害治理不到位、存在重大隐患仍然生产的煤矿,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销号。要零容忍打击,加大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力度,重拳整治煤矿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依法依规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警示震慑。
要逐县梳理今年以来发现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督查。逐一约谈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多、久拖不决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严厉问责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得过且过的县(市、区)。要从快从严组织近期煤矿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一律实行“一案双查”,真正让各项制度规定“长牙带电”。
临汾市:强化安全检查工作
11月27日,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奔襄汾县检查“冬季行动”工作推进、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非煤矿山企业停产整顿等工作。他强调,要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冬季行动”和“反三违”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巡查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以赴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王延峰强调,襄汾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侥幸心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苛的要求、最强硬的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拧紧责任链条,切实做到全员、全时、全域、全覆盖抓安全生产,织密安全生产责任网防护网。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严的要求贯穿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过程,始终对各类非法、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临汾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运城市: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11月27日,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强化安全生产、国有企业改革等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会议强调,抓安全生产决不能靠运气,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守好安全发展底线红线。要坚决摒弃“无知无畏”的心态,坚持“隐患即事故”,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冶金工贸、消防燃气和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风险隐患底数,采取集中检查、专家会诊、异地执法等方式,及时彻底整治,堵塞漏洞、标本兼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管理管控,推进矿山安全依法治理。要坚持安全面前“不讲人情”,全面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责任,加强执法监管,敢于动真碰硬,让各项安全规定制度“长牙带电”,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做好“僵尸”企业出清,推动优势企业发展,进一步整合盘活国有资产。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服务保障,积极稳妥做好人员安置、社保衔接、资产处置等工作,确保企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重大投融资风险评估和决策机制,做优做强核心业务,深耕主业、提升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版文字由王露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