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行业要闻

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应急管理部解读《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

  近日,应急管理部以部令的形式公布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下称《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重要举措。
  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局长杨智慧介绍,针对有限空间事故企业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知无畏”违规作业和“前赴后继”盲目施救等突出问题,2022年以来,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探索推动的物理隔离、挂牌上锁等措施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有限空间主要指哪些场所?

  在日常生产中,大家比较熟悉或常见的像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在工贸企业中像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污水处理池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有限空间。由于有限空间在设计上没有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考虑采光、照明、通风等要求,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会导致人员中毒或者窒息,也可能导致有限空间内发生爆炸。
  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立忠介绍,近年来,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在造纸、酱腌菜、皮革、羽绒加工、印染等很多行业领域都发生过。
  这些事故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一人遇险、多人遇难”。面对同事、亲友、邻居遇难,出于人之常情,人们会义无反顾地去进行施救,但往往因为对有限空间内存在的安全风险不清楚,没有佩戴呼吸防护用品、没有配备安全带等应急救援装备,在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施救,出现多人伤亡的悲剧。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与我们一道,向社会公众多传递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多一人掌握、少一分危险。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时有发生,屡屡酿成悲剧。从事故类型看,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96.8%和96.9%。从危险因素看,主要是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从发生部位看,污水处理系统和窑炉、槽罐等设备设施相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71.5%和73.7%;从伤亡扩大原因看,没有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盲目施救相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87.4%和86.8%。
  杨智慧介绍,通过事故分析和监督检查,也反映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十分薄弱,一些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不清楚本单位有限空间存在什么危险因素,对于如何防范中毒和窒息事故风险“不懂不会”,有的没有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不按操作规程开展作业,很容易由于“无知无畏”造成人员伤亡。部分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有的配备了防护装备但作业人员不会穿戴,有的配备了气体检测仪但不知道怎么正确使用,有的应急演练走形式,出现紧急情况不清楚救援的程序、不知道如何处置突发情况。以上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也是《规定》要突出解决的短板和弱项。

工贸行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和应急管理部党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照标准、聚焦重点、帮扶指导、严格执法,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有力稳控了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
  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副局长吴俊荣介绍,今年4月,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结合近年来工贸企业典型事故教训,修订出台《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明确64项重大隐患判定情形。督促各地加大宣贯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和执法人员辨识、排查、整改重大隐患的能力。
  截至目前,全国工贸企业自查发现重大隐患5.65万条,企业自查自改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突出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重点场所、环节、部位的重大事故隐患,聚焦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全面开展执法检查。202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执法查处工贸企业重大隐患6.19万条,行政处罚9154家,“一案双罚”2084家,停产整顿2653家,取缔关闭210家,精准治理了一批违法企业和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监管服务

  吴俊荣介绍,目前,持有应急管理部门核发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约为1700万人,他们从事的作业安全风险高、环境相对复杂,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给予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切实提升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
  针对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及日常培训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在制度层面实施取消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学历要求,合理延长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时间,优化取证办理流程,推行特种作业考试取证跨省通办等便民利企举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培训考试工作。
  组织修订电工、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考试题库,2024年1月份将正式启用修订后的考试题库进行全国统一考试。之后将按照每年题库更新10%的要求修订考试题库,持续提升考试题库质量。聚焦电气焊作业存在的供需不平衡、无证人员较多、违规作业频发等突出问题,坚持关口前移、数字赋能,研究构建“互联网+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作业报告、培训服务、供需对接、分析研判等8项功能,创新电气焊作业人员监管服务模式。目前正在浙江省、福建省和无锡市开展系统试点,明年将在全国推广应用。

督促企业将《规定》有效落实

  《规定》是企业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和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通过举办专题的培训班、制作新媒体产品、邀请专家撰写解读文章、开展事故警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地开展宣贯培训,督促企业将《规定》的重点要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做到应知尽知、应会尽会,不断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提升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让从业人员懂预防、会应急。
  杨智慧介绍,今年,应急管理部组织专家组对全国造纸、印染等企业聚集的12个重点县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也按照这个模式,对185个省级重点县开展帮扶指导,共排查整改问题隐患6.5万余项,对防范遏制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持续对重点地区开展帮扶指导,通过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帮助工贸企业不断提升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应急管理部将加快制定发布有限空间重点监管目录,推动各级监管部门强化精准执法,突出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聚焦监护人负责制以及作业的审批、防护用品使用和应急救援装备配备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的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对存在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企业,也毫不手软依法严格实施处罚。 (王露叶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09-29期

  • 第2023-09-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