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案例

采凉山下幸福花开

  • 查看大棚蔬菜长势

  • 扶贫产业项目带来收益

  • 带动贫困户通过养殖增收

  • 了解杏脯销售情况

  •   

    开栏语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省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咬定目标不放松,统筹推进,精准施策。我省政法战线各单位积极投身这场硬仗之中,攻坚克难,勠力前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自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今起,我报推出摄影故事栏目——“扶贫路上政法人”,将镜头对准政法战线上的集体、个人,详实记录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开展系列报道,呈现政法战线交出的优秀答卷。

      9月8日,塞北采凉山下,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在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移民新村——众和村,54岁的贫困户唐占明用水泥砖块铺整着自家三分大的新院落。他在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告别南唐窑村3间土坯危房,来到移民新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王官屯镇南唐窑、北唐窑两个贫困村是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点。扶贫工作队更是身挑重担,用“啃硬骨头”的韧劲和“下绣花功夫”的耐心倾力扶贫,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60万元,谋篇布局产业扶贫,想方设法帮扶增收,积极打好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组合拳”,多举措展开集中脱贫攻坚。
      在推进产业扶贫中,扶贫队因地制宜设立扶贫项目,抓好项目落地落实。通过精准施策,形成帮扶贫困户增收的优质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解决了贫困人口增收。2017年,投资130万元与王官屯镇共同开发正峰涧村育苗基地350亩,为南唐窑、北唐窑等5个村132户贫困户每年发放分红款。2018年,利用下拨的1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为北唐窑每户贫困户栽种一亩仁用杏树,形成帮扶贫困人口增收的优质产业;投资10万余元为该村购置旋耕机等配套农机。2020年,省委政法委从办公经费中列支8万元为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适龄鸡,带动贫困户通过养殖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7年以来的每年,省委政法委领导都会带领机关干部多次对接慰问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实地走访贫困户帮其分忧解困,办了不少实事;逢年过节还为贫困户送去各类生活用品和慰问金,累计达15万余元。
      在2018年两村开展乡村提质工程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协调阳高县相关单位,硬化两村街巷、改造危房、翻新院墙、修建公厕、砌石护坡护坝等,美丽乡村初见雏形。他们还从阳高县争取来80万元,为南唐窑村修建了一条打通301国道的水泥公路;利用帮扶资金20万元为该村打了一眼深水井,铺设管网配套,该村70%田地实现水浇地。省委政法委从办公经费中拿出14万元为北唐窑、南唐窑、正峰涧等6个村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倾力创建“平安乡村”;为两村投资近2万元,各设立扶贫爱心超市,以此推动贫困户参与美化村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还捐赠了6万余元,资助为两村党支部购买电视、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
      在以党建带扶贫、以党建促扶贫活动中,扶贫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统揽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党日、党课等制度,积极参与两村“三会一课”“农民夜校”等活动。2019年7月,扶贫工作队还组织两村全体党员和“两委”成员去大寨学习借鉴。两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党建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干群关系在脱贫一线得到密切与巩固,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
      省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先后多次仔细对两村贫困户逐门逐户摸底,排查出每户致贫根源,因户实施精准扶贫,通过扶贫产业、兜底保障和其他渠道扶贫举措,解决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并确保了贫困户持续增收。2017年年底,除自然死亡外,两村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除少数几户年纪大不愿离开村子的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外,其他贫困户全部移民众和村。2019年,两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近万元,两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帮扶村脱贫攻坚取得了决战决胜。
      如今,贫困户有了生计,心也安定了,生活有了奔头,过上了向往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李秀荣摄影报道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11期

    • 第2020-09-10期

    • 第2020-09-09期

    • 第2020-09-08期

    • 第2020-09-07期

    • 第2020-09-04期

    • 第2020-09-03期

    • 第2020-09-02期

    • 第2020-09-01期

    • 第2020-08-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