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上有这样一段视频,让人感触颇深。在一个十字路口,一名八旬老人正步履蹒跚的走在人行横道上。走到一半时,旁边的直行车道绿灯亮了起来。正在路口等待的直行车辆,却没有一辆起步,也没有一辆鸣笛催促,就这样静静的等着老人安全通过。路口执勤的民警,看到大爷走的实在困难,询问一番后,转身背起大爷,到安全区域等待。
在为视频中的驾驶人和交警点赞的同时,让人不禁联想到关于路权的问题。路权,是城市交通中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存在。路权问题,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也逐渐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视。我们经常能看到,机动车主争分夺秒地闯黄灯,转弯汽车一辆接一辆,不给路人和非机动车通过的机会。偶有好心驾驶人给路人放行,后面排队的车辆就会大按喇叭催促。
其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文规定的:机动车通过路口时应减速慢行,避让行人。其中也规定了其他礼让行人的情形。法律法规是充分保障行人通行权利的,但为什么这些在驾考前被反复提醒,又被写进法律中的规则,会被很多驾驶人抛之脑后呢?一方面,这与人们的无奈、麻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缺少像视频中那些驾驶人规范行车,保护行人、非机动车路权的安全意识有关。
随着交通治理的日益深入,我们时常会注意到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创新管理模式。这些探索,于市民,利大于弊;于社会,善莫大焉。路权是一个平衡系统,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权需要引起我们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假如,驾驶人朋友能多一些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合法路权也像视频中的老人一样,得到每一位驾驶人的细心呵护,那么,我们对秩序的信心与尊重,对法律法规的信仰与敬畏,一定也会变得不同。只有知敬畏、守规则,我们的通行才能够越来越顺畅,安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据山西交警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