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古交市一家煤业公司昼停夜开“假停产”的行为,被省煤监局督查组发现,省煤监局立即对辖区煤矿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安全督导检查。
随后,这家煤业公司被给予警告,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对象,责令停产整顿,继续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对煤业公司及煤矿相关责任人罚款2128.38万元。这是近年来省煤监局对煤矿重大违法行为下达的单笔最高罚单。
对非法违规生产的坚决打击,为全省煤矿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对不履职尽责者进行了强有力的震慑。一名国有煤矿负责人说:“对古交某煤业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上可以看出,省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出拳毫不手软,以后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必须上报整改,决不违法违规生产,越‘雷池’一步。”
4月16日,记者从省煤监局获悉了这一案件的发现、查处过程。
火眼识破“假停产”
欺骗难逃“监察关”
3月9日,省煤监局督查组在对减量重组期间停产改造的古交某煤业有限公司突查时,发现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均处于停产状态,但煤仓附近却依旧有车辙印,随即对矿井停产状态心生怀疑。面对质疑,该矿和上级公司负责人多次矢口否认,信誓旦旦承诺绝没有违法生产。
当日午夜时分,督查组精心组织人员,对心存疑虑的古交某煤业公司开展夜间突查,并发现该公司矿井为躲避安全监管监察,让部分矿工从运料斜井入井违法从事生产,实行人员入井两本账的违法事实。随后,经监察员耐心询问,该煤业公司昼停夜开“假停产”的行为终于浮出水面。凌晨3时许,经监察员认真清点,入井矿工全部升井。
剥茧抽丝破疑案
作假隐瞒露真相
3月10日,省煤监局迅速行动,责成太原监察分局组织古交市相关部门对古交某煤业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派出督导组跟踪督导。随着深挖细查,古交某煤业公司违法违规生产背后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隐患逐一暴露。
据了解,该公司为山西省批复的异地减量重组矿井,从2021年1月1日起被太原监察分局责令停止生产,并依法暂扣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但该矿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指令,违法违规组织生产。
“在调查过程中,煤矿未提供反映井下实际情况的相关图纸,随即我们下井查看,发现一处刚打好的密闭墙有作假嫌疑。制定安全措施后,再次入井,由救护队员打开了那个密闭墙,果然发现了矿井未批先建形成的巷道和蓄意隐瞒的掘进工作面。这些巷道没有任何图纸资料,无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特别危险。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处掘进工作面也在作业,随后便再次入井核查,彻底摸清了井下所有巷道情况。幸好这些问题被及时发现,不然这些隐蔽工作面不知会引发多大事故,后果真的无法想象。”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参与调查的监察员不寒而栗。
通过调查询问和监察员多次入井实地检查,认定该公司存在矿井延深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擅自施工,并采取隐蔽、欺骗方式逃避安全监察,图纸作假、隐瞒掘进工作面,提供虚假信息、隐瞒下井人数等重大违法行为。
调查处理严细实
责任追究稳准狠
《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煤炭报》等行业核心媒体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网站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关注,自媒体大量跟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领导高度重视调查进展情况,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胡玉亭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对煤矿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严肃调查处理。古交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配合,指派应急局、公安局协同太原监察分局开展调查工作。
根据调查结果,依据有关规定,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古交某煤业公司给予警告,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对象,责令古交某煤业公司停产整顿,继续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古交某煤业公司及煤矿相关责任人罚款2128.38万元。这是近年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重大违法行为下达的单笔最高罚单。
为绝后患,调查组及时对煤矿和办矿主体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对古交某煤业公司前后3任矿长、负责采区生产组织的矿长助理共4人给予撤职处分,并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对其上一级办矿主体企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分别给予撤职、责令辞职和记过处分。按照“离岗不离责”要求,前后3任矿长均没有逃脱责任追究,均因违法行为被撤职,并纳入联合惩戒对象。
省政府责成古交市政府对7名相关人员给予严厉处分,其中对2名驻矿安全技术特派员、1名“五人小组”成员给予开除处分,对2名履职不到位的安全监管人员给予撤职处分,对2名古交市应急局派驻古交世纪金鑫煤业公司的安全监管专员给予撤职处分;对古交市应急管理局分管煤矿安全工作的副局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责令古交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向古交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以上人员同时给予相应党纪处分;责令晋能控股集团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古交市应急管理局向古交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特别规定”显神威
尊法守法保平安
此案的调查处理结果,彰显了省政府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出台的《山西省煤矿安全隐患调查处理办法》《山西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山西省煤矿安全监管专员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举措已显现威力,此次对2名安全监管专员履行职责不到位进行处理,将有力推动制度落地生根。
省煤监局对古交某煤业公司突查,发现该矿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消息,最先由《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煤炭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微信公众号披露。随后,省内外许多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相继转载,尤其是省政府安委办通报和煤监机构调查结果公开后,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全国两会期间,省煤监局领导班子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到多地督导检查,查处了一批重大违法违规生产行为,有网友留言:“过程比毒品案破获还刺激。”网友“风清气浮”说:“为有这样负责任的监察人员点赞。”
“拥护政府重大举措。”“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始终是此次舆情事件的主旋律。名叫“法律盲区”的网友发帖:“为矿工家属们感到高兴。”网友普遍认为,矿方不顾矿工安全非法生产,理应受到追究。
此次舆情事件对群众触动很大,形成了“维护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高洁 通讯员王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