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我省加速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殷浩罡)8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发布会,主题是山西省“十四五”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崛起规划。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刚,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处处长朱红涛,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涉及“3+N”:“3”就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这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以上三个地区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将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以上三个区域谋求新合作,可以将山西区域融合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N”涉及到山西与周边的合作,一是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二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三是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四是晋陕蒙能源金三角,五是黄河流域沿黄省区。
  作为中部省份及全国唯一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我省主动融入京津冀,东进对接长三角,南下携手大湾区,加强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及周边省份区域合作,加速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模式。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毗邻地区合作,《规划》明确到2025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瓶颈基本消除,产业合作更加紧密,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能源合作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到20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与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全面形成,与长三角、大湾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基本形成。
  在此基础上,聚焦深度融入京津冀实现联动发展、强化协作长三角实现共赢发展、精准对接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务实合作毗邻区实现共融发展四个维度,明确了1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设立11个项目专栏,谋划65个合作项目,同时提出3方面的保障措施。我省将积极对接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加速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山西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24期

  • 第2021-08-23期

  • 第2021-08-20期

  • 第2021-08-19期

  • 第2021-08-18期

  • 第2021-08-17期

  • 第2021-08-16期

  • 第2021-08-13期

  • 第2021-08-12期

  • 第2021-08-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