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要闻

有一种团圆叫舍小家顾大家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北宋文学家苏辙的这句诗词,最能反映中秋节我对家人的思念。
  我叫盖康康,是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柳河东路特勤消防站的一名消防员。不知不觉,已有10个年头没回家和亲人们一起过中秋了,可对家人的思念却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越来越深沉,也觉得对他们的亏欠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什么支撑着我坚持到今天?也许是源于父母的信任和党的培养吧。
  还记得2012年刚入伍时,我满怀着当兵入伍、报效祖国的信念,毅然选择了终日与火魔和危险较量的消防员,那时的我,就暗暗发誓早日立功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可万万没想到,2015年,我才刚从南京士官学校下队实习回家,叔叔伯伯便告诉我,父亲早在2013年就得了脑梗,住院治疗半年,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我能够安心工作,就没有告诉我……听到这些,我不知道还该不该坚持我的初衷,放着久病卧床的爸爸不管,选择自己钟爱的消防事业,当一名合格的消防员,这样的选择真的对吗?我不停地问自己。
  就在这时,父亲告诉我:“你是我的儿子,更是党的儿子,没有国家哪来的小家,我们看好你,你要好好干。”听了父亲的教导,我更加坚信了自己要当一名合格消防员的信念。于是,我暗暗发誓,“待孩儿立功还乡日,给父母大人敬礼。”
  2014年,在稷山发生的一次坍塌埋压救援中,被困人员因长时间呼吸不畅,面色发紫,眼看着就要窒息,而身为消防员的我却束手无策,这给我内心造成了很大冲击。因此,我毅然决定报考南京士官学校灭火救援专业,来学习更多的救援知识。2015年,实习结束后,在返程的火车上,有一名老人突发昏厥,我在隔壁车厢听到动静,便立即跑到患者身边进行询问,抓紧通知列车工作人员,并配合他们对患者进行了紧急救治,那一刻我感到所学知识得到了所用,更增强了我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消防员而感到光荣。
  回想在职的10年间,我参与过中鑫洋麻火灾扑救、“3·15”乡宁坍塌救援、“4·06”永济山火普及、“7·07”黄河溺水救援以及“G20”郑州峰会安保等任务,也曾担任过省消防救援总队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轮训队管训人员。其间,参与大大小小灭火救援几百起,先后荣获三等功、优秀士兵、优秀团员等荣誉,并连续两年被运城团市委评为优秀志愿者。每当想起这些,我都为自己是一名消防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和你妈挺好,你放心训练,争取再立新功。”中秋节前,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参加全国消防职业技能比武竞赛的情况,并叮嘱我注意安全,严格训练。挂了电话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一方面是感激父母对我的理解支持,而另一方面是中秋团圆之际不能尽孝的愧疚。
  此时,看到窗外闪烁的灯光,我坚信正是因为消防人的舍小家才有了这万家灯火的辉煌。

  盖康康口述
侯娟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23期

  • 第2021-09-17期

  • 第2021-09-16期

  • 第2021-09-15期

  • 第2021-09-14期

  • 第2021-09-13期

  • 第2021-09-10期

  • 第2021-09-09期

  • 第2021-09-08期

  • 第2021-09-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