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雪)为做好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中小学生文明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连日来,我省公安交警走进中小学校、幼儿园,给学生们送上“交通安全第一课”。
在太原,公安交警在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车辆疏导,确保新生安全顺利出行的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云”宣传,并发布《过马路牢记7个字》《儿童乘坐机动车四不要》《安全骑行自行车》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大同,浑源公安交警重点向学生讲解在上学、放学途中可能遇到的交通安全状况,详细讲解依法文明走路、骑车、乘车知识,引导中小学生文明出行。
在吕梁,交城、方山、中阳公安交警分别走进校园,紧贴学生出行实际,详细讲解安全过马路,乘坐电动自行车、机动车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等知识,全面提升文明出行意识。
在长治,潞城公安交警结合“百日行动”和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从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行动中,民警在城市主干道、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道路设卡布控,严查电动自行车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客车超员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在临汾,公安交警用精心准备的课件,向师生讲解未成年人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交通违法典型案例,以及通过道路监控、日常巡逻发现的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违法、危险行为,提醒学生未满16周岁不得骑行电动自行车;驾乘电动自行车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在忻州,五寨公安交警走进光明中学,提醒学生们步行要靠道路右侧、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走路不玩手机,随时观察路面周边环境。同时,要主动拒绝乘坐农用车、拖拉机、报废车、超载车、货运车及非法营运等车辆,保障自身出行安全。
在运城,盐湖公安交警走进幼儿园通过让萌娃认识警车、学做交警指挥手势、观看交通安全挂图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出行习惯。
高速公安交警五支队二大队民警邀请高速公路沿线村庄家长和学生代表走进警营,通过VR眼镜切身体验过马路时闯红灯、酒醉驾、毒驾、疲劳驾驶带来的危害。
通过“交通安全第一课”,广大师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交通安全常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也进一步提高了“知危险,会避险”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