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交出一份“平安晋城”高分答卷

晋城公安不折不扣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

  “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是被自古称作泽州府的晋城,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如今,这座拥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小城,荣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省“十连冠”,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真正把“平安”烙印在一方热土之上。
  在这份“平安晋城”答卷上,晋城公安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近日,本报记者跟随省公安厅“警媒百日三晋行”采访团前往晋城,一起去探访“百日行动”如何在这里得民心、顺民意。

“零容忍”——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

  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结合夏季治安形势特点,晋城市公安局从严从快打击黑恶势力、电信诈骗、两抢一盗、黄赌毒、食药环、寻衅滋事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
  泽州公安破获沉积14年的高都镇岭西村命案积案;高平公安端掉一个涉案金额达1500余万元的网络赌博团伙;阳城公安打掉一个涉案金额达450余万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带破全国17省20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2起;陵川公安摧毁一个特大跨省贩毒网络,缴获毒品咖啡因49.8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晋城现行命案下降50%,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23%,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下降73%、财损下降74%,立案、财损同比下降幅度均为全省第一。
  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社会治安问题,晋城公安组织开展了夏季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夜间巡逻“打卡”、宣传“打架成本”、安装视频监控等多种方式,维护夜间治安秩序;组织开展打击黄赌“无声风暴”,通过组织开展暗访侦查,采取异地用警等方式打击黄赌违法犯罪。

织密网——街面巡逻整治社会面管控

  “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加强党政机关、商业中心、车站、广场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驻点守护和巡逻防控……”晋城市县两级巡特警部门实行24小时值守和巡逻防控,依托二类警务站和移动警务车组,实行重点时段巡逻防控;严格落实“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科学部署调整值守点、必巡线、必到点,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
  有了警情,如何快速引导?晋城市公安局机关依托“1+6+N”每日警情研判,分析易发案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将巡控警力向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案件易发部位、时段延伸,广泛组织开展“红袖标”“平安守护”行动,特别是针对夏季治安特点,加强夜市、娱乐场所及周边的夜间巡逻防控工作。
  与此同时,晋城公安将巡防区域划分为29个重点巡区、7个公安武警联勤辐射区、57个重点部位,实现巡区交界处叠加式巡逻,防止出现盲区;建立巡特警、交警、派出所等多警种部门整体联动巡防机制,强化一警多能,实现“堵点共排、乱点共管、治安共防、警情共处”的联动巡控新模式。

解纠纷——发展“枫桥经验”化解矛盾

  9月6日22时15分,在大阳古镇景区的街道上,走来一只“蓝红相间”的巡逻队。原来穿红色马甲的是积极参与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志愿者,名叫“乡协义警”。在大阳派出所的带领下,他们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而在沁水嘉峰镇,嘉峰派出所不断擦亮“树理调解”的名片。从2018年到2022年,4年深度挖掘,嘉峰派出所“五先五后”调解策略出炉:“先看戏后说事”“先算账后了事”“先放气后说理”“先把脉后治病”“先戴帽后和好”。
  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晋城公安动员以“千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通过采取“三长会商”“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开展联调联治,做到防范在早、化解在小,严防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百日行动”以来,晋城公安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6%。
  用心用情的努力,换来亮眼的成绩。沁水县龙港中心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阳城县凤城派出所、沁水县嘉峰派出所、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派出所、沁水县胡底派出所、高平市三甲派出所、陵川县附城派出所、泽州县巴公派出所、泽州县金村中心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本报记者李青 郭志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