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基层

“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

——山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中国医师节获奖医师风采

  • 毕志军

  • 范红

  • 贺建霞

  • 汪嵘

  • 王树荚

  • 管强

  • 吉宏明

  • 唐笑先

  • 白晓鸣

  • 邵晋凯

  • 严继萍

  • 蔚洪恩

  • 周晓霜

  • 谢英

  • 甄自刚

  • 贺业新

  •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为展现医务人员精神风貌,带动感召广大职工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山西省人民医院评选并表彰了王树荚等16位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卓越医师”“骨干医师”和“廉洁行医”典范,陈利民书记、李荣山院长及全体院领导为获奖医生颁奖。
      正是因为有了以他们为代表的省医人,以他们为缩影的中国医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时时牢记“人民医院为人民,人民的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秉承“仁心、仁术、敬业、求精”的医院精神,才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大战中践行党员初心,在大考中展现省医担当。
      祝全体省医人中国医师节快乐!

    卓越医师奖

      毕志军,主任医师,肾内科常务副主任,在“136”兴医工程中担任亚专业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肾脏病诊疗30余年,于2001年在省内较早开展肾穿刺活检,且病例数最多,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糖尿病肾病,特别是对于肾脏病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脏病及相关的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强的业务组织指导能力和培养专业人才能力。
      从医感言:从医38年,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最大的荣耀来源于群众的认可和广大患者的信赖。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每天的工作如履薄冰,每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慎之又慎,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发生发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出正确判断,与患者交流沟通,使患者相信医生。

      范红,主任医师,口腔正畸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院内首批品牌医生。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口腔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口腔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西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口腔医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口腔医师协会正畸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各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从医感言:怀着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热情,1989年我从天津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省医口腔中心,回首从医之路,感觉就是在不同角色之间修行的过程。33年来,我积累丰富经验,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以强烈的使命感回应期待。新时代,新征程,我将继续坚守岗位,担当奉献,为口腔事业作贡献。

      贺建霞,主任医师、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卫健委首批“临床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省级课题4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从医感言:1992年我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30年来我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带领团队发展的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一路走来,有不能挽救生命时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不理解时的郁闷沮丧,但更多时候,收获的是突破医学壁垒带给患者希望的喜悦,收获的是患者性命相托的信任和理解。

      汪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三晋英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导师;中国消化内镜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山西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山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消化内镜专科联盟理事长。
      从医感言:从医31年,我从初出校门时的激情四射、懵懵懂懂,变得成熟冷静、深沉执著;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逐步成长为在消化道内镜诊疗领域初有建树的专家。我何其幸运,身处省人民医院这个有信有力有爱的大家庭,给予我源源不断前行的动力与勇气,我为祛除疾病痛苦而孜孜不倦的专注没有消减,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帮助依旧像当初一样炙热和真诚!

    “廉洁行医”典范先进个人

      王树荚,主任医师,山西省人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及神经外科主任,国务院特贴专家,首批山西名医。
      在上世纪70年代,只身在艰苦困难条件下举办山西省首届神经外科专业学习班,创建了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及神经外科,并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退休至今依然奋战在临床工作最前线。
      曾担任山西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太原市政协特邀委员,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及外科组组长等。
      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山西省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等奖三次、省卫生厅医务工作者明星,主持和参与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七次、发明奖一次、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授予的神经外科专业终身成就奖、国家卫健委授予“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从医感言: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病人是以性命相托,那和医生就是生死之交,刎颈之义,这是如亲人一般的缘分,我们为何不能对病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辛苦呢?
      病人,特别是危重手术后的病人,他们都患有两种病:一种是躯体上的病,一种是重病折磨摧残而受伤的心病。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对病人治愈躯体的病,还要抚平心灵上的痛苦!
      作为医生,不能让金钱和利益迷住了心窍。严于律己,是我做一名合格医生的标准;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病人的痛苦,守护病人的健康,是我一生事业的追求。

      管强,主任医师,血管外科主任,1995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并分配至山西省人民医院,1999年5月跟随山西血管外科奠基人——刘增庆主任创立山西省第一家独立血管外科。山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肺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
      从医感言:岁月如歌,流年似水,一转眼我已从医27年了。从1995年进入省医到现在,我的成长离不开省医的培养。是省医的领导、前辈对我的爱护和指导,是省医浓厚的学术氛围、温馨的工作环境,让我能够潜心专研,精进医术。回首来时路,从1999年跟随全省血管外科奠基人——刘增庆主任成立血管外科,到现在科室的发展壮大,在全省专业领域成绩有目共睹,今天这个荣誉其实是全体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能够代表他们领取这份荣誉,倍感荣幸。
      感谢我的职业,让我知道了怎样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让我懂得了奉献的价值和乐趣。未来依然任重道远,还需倍加努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坚守初心!

      吉宏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省政协委员,山西名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30多年,始终对本专业的国际、国内发展水平及动态有着深入的最前沿认识和掌握。作为山西省神经外科领军人才,深度参与国家神经外科领域临床指南制定,专科人才规培,及科研合作、技术研发等;全面引领山西省神经外科学科专业发展。
      从医感言:作为医者,医学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精湛的医术、信心与经验,全力以赴,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带给患者温暖、希望、信心,是自己的践行标准和努力方向;作为学科带头人,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省医精神,跨界思维,融会贯通的能力,团结奋进的集体,责任感和创新,不断提升的个人及团队成就,是自己的使命和愿景。
      我一定不辜负信任,全力倾注热情与智慧,以提升山西神经外科水平为己任,完成好国家疑难危重能力提升工程和省“136”兴医工程建设,加紧多层次神外专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技术推广,推进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建设;继续引领省内、保持国内第一方阵、紧跟国际先进,与同仁携手奋进、再攀高峰!

      唐笑先,主任医师,CT放射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放射学会山西放射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山西放射分会副会长,从事CT影像工作3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实习生几千余名,科研获奖2项:其中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曾获山西卫生系统突出贡献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及山西省百名优秀女知识分子奖。
      从医感言:古有言,“夫医者,无仁爱之心不可托也”,只有仁心之上承载着医术,才能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崇高的职业,光辉的使命”,这是我参加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时,映入眼帘的大会标题,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同事们,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敬畏生命,医生是爱心、同情心及责任心的化身。一位患者说得好:医生是暗淡人生中照进来的耀眼光芒。
      作为一名影像医生,须用最快捷的方式、最小的代价、最精准的医学影像信息,专业的医学影像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的思维,及早发现病灶,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减少痛苦,挽救生命,岁岁年年,朝朝暮暮,医者精神发扬光大!

      白晓鸣,主任医师,1986年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自胸外科工作以来,担任科室主任16年。已带领山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西省胸外科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山西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加速康复外科培训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山西省人民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等。
      从医感言:从医36年,如果说有什么感悟的话,就是逐渐懂得了“敬畏”。什么是敬畏呢?我的理解就是“敬心敬义,有畏无畏”,敬心敬义就是敬重良心初心、敬重规律法则。有畏无畏就是多数情况下要有畏惧之心,关键时刻又能做到无所畏惧。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病人敬畏手术,敬畏环节敬畏细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敢做什么不敢做。敬畏之心是每一个医者应具备的意志与品质,因为任何医疗行为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邵晋凯,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泌尿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省优专家、“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日本埼玉医科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访问学者。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感染学组副组长、山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国家级论著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肿瘤及微创泌尿外科。
      从医感言:从医三十余载,医生对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总是时时伴随、警醒和激励着我。每当看到一个患者康复的身影时,我的内心油然升起的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欣慰与自豪。尽管这个职业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与艰辛,尽管这个过程中有挫折、有误解、有抱怨。但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凭着对患者及家属尽职尽责的理念,我始终忠实地履行着医生的职责。

      严继萍,主任医师,超声科主任。2014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技术等多项新技术。主要擅长腹部超声、血管和小器官、介入超声诊疗等,特别是腹部、浅表组织等穿刺活检、置管引流、肿瘤化学或物理消融技术。山西省医师协会“首批好医生”,省医首批“品牌医生”,先后获得省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省医师协会先进工作者。
      从医感言:很荣幸获得山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度“卓越医师奖”,这些离不开各位老师、领导长期以来的培养和帮助,使我从35年前刚刚离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逐渐成长为享有一定声誉的超声医学专家,一路走来,始终坚守超声医学为临床和患者服务的信念,经历了磨练,获得了成长。
      我深知这个荣誉的分量,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我会继续努力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更好服务社会。

    骨干医师奖

      蔚洪恩,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脑疾病防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专业方向神经免疫疾病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从医感言:“以高尚医德立身,以高超医术济世”是我做医生的原则。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

      周晓霜,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Baylor医院肾内科博士后,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博士后。肾内科副主任,山西省肾脏病大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从医感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人们眼里,医务工作者总是与仁爱、友善、高尚、奉献等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也正基于此,还在学生时期的我便在心里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每当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的笑容时,我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欣慰。

      谢英,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眼科副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年主持完成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及SCI论文3篇,主编专业著作1部。擅长:眼底病、神经眼病、白内障、青光眼、眼整形等。
      从医感言:自从1999年踏入省医那一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用自己所学所知为人民服务。时光匆匆,至今已从医20余年,我始终如一坚持初心,志愿献身医学,热爱工作岗位。无数次我在心里回顾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己钟爱的职业。

      甄自刚,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副主任,获得国家首批神经介入治疗资质。国家卫生计生委出血性脑卒中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青年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一项,卫生部基金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论文6篇,国家级省级论文10多篇。
      从医感言: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自2004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任职以来,我和所有的省医人一样爱岗敬业,爱院如家,将德艺双馨作为最终目标,和大家一道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

      贺业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磁共振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临床多学科合作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心血管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
      从医感言:从医17年来,感谢“以生命相托”的你。这么多年来,我可能和科里同事待在一起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长很多,感谢家人支持。当我踏上医学这条路时,就注定了要带着感情去学习,很庆幸我成为了一名医生,感谢一路上陪伴我、支持我的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15期

    • 第2022-09-14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