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山西消防

太原消防打造高层建筑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全年重点目标任务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作,列为“党委工程”“名片工程”,以确保“不起火、不亡人、不扩大”为目标,本着“优化体制、建强机制、以点带面”原则,着力打造通用性和地域性兼容的综合治理体系。
  “一条主线”高位谋划部署。以市安委办2022年1号文件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和示范创建为要点,提请政府召开全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创建工作会议,围绕示范创建工作的目标、步骤、创建范围等内容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形成工作合力。
  第一时间抽调骨干力量,建立创建专班,制订活动方案和专班分组方案,成立以党委委员任组长的5个专班分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会商研判突出问题和经验做法。积极对接示范创建试点单位,进驻开展实体化运行,并协调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完善各项制度及资料等,在人、财、物等方面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两项规范”构建制度框架。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创建工作要则》。围绕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单位自我管理能力、火灾风险管控措施和灭火应急救援处置等关键环节,突出单位主体责任、使用人自主责任、第三方机构服务责任及行业监管责任的“四方责任”落实,建设“十三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突出高层住宅建筑居民自治管理、网格协同治理和志愿消防队伍联防联控,建立健全“街办(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部门监管模式。
  起草《太原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导则》。成立太原市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请省消标委将《山西省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指引》纳入起草计划,综合运用指导全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构建示范创建工作的制度框架。
  “三个快速”做实攻坚打赢。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特点与火灾难点,全面做好灭火救援战斗准备。
  应急处置“响应快”。打造微型消防站三级分置格局,建立“控制中心、商住户、微型站”的三方互联互通机制,确保3分钟内快速响应处置。将高层民用建筑灭火辖区划分给距离最近、人员装备配备最齐全的一级以上队站,作为第一出动力量进行保障并建立高层灭火救援编队,构建火灾扑救“5分钟消防救援圈”。
  首战处置“实战快”。研究制定《高层民用建筑三查九看八测试》灭火救援作战规范化熟悉指南及行动要点,分批组织人员开展实地专项训练;联合科技公司开发新型数字化预案平台,实现大规模场景显示和数据集成,为指战员熟悉单位情况、实施模拟演训、高效组织灭火救援战斗提供有力保障。
  联勤联训“机动快”。将高层建筑附近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消防救援站和周边一公里内的其他单位微型消防站联合建立“火灾防护圈”,共同建立联勤联训联动机制,确保战时快速机动反应。
  “试点先行”突出精准防控。打造高层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医疗建筑、高层老旧商住建筑4个试点,通过逐个调研、上门指导,形成“4+2”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链条,“四级联防”消防管理网格,扁平化管理和部门“1人+2员”的消防安全组织,建立管理人员、楼长、楼层长巡查督改制度等精准防控格局。
  “五色预警”精准风险研判。利用“消防源”App平台研发“高层民用建筑信息直报风险评估系统”,通过采集全市3511栋高层民用建筑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评估分数,将全市高层民用建筑分为五个风险等级,绘制出全市高层民用建筑风险分布图,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相应消防监管方案和措施,为提升消防监管质效提供了实时动态准确依据。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如何防范?安全管理工作如何继续走实走深?详见3版)

本刊记者王辰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15期

  • 第2022-09-14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