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法安天下 “治”在三晋

奋楫争先开新局 别开生面写平安

襄垣县政法各单位合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襄垣、法治襄垣

  • 襄垣县政法领导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开班

  • 网格员入户走访,开展汛期危房排查

  • 襄垣交警走进客货运企业强化源头管理

  • 某焦化厂负责人向襄垣公安送来锦旗

  • 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

  •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受咨询

  •   襄垣县下辖16个乡9个镇、1个工业区、229个行政村,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境内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襄垣县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政法各单位同心同德、同向发力,以维护稳定为主线,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政法工作的满意度、增强群众安全感为重点,重拳出击打击违法犯罪,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调解工作机制等方法和措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垣、法治襄垣,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机关篇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襄垣县委政法委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条例》各项规定,立足工作职能,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领会《条例》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完善了《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工作规范制度》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定制度,进一步健全党的领导监督机制,发挥好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主体作用;严格落实政法委员述职制度、重点岗位交流轮岗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自《条例》实施以来,县委政法委向同级党委、上级政法委请示、报告60余次,确保了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平安襄垣建设新路径,充分应用多维融合服务机制,强化六联协调,构建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推动平安襄垣建设。2021年下良镇被省委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省级“平安示范乡镇”,王村镇王村村被命名为省级“平安示范村”,王桥镇洛江沟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对重点场所、关键环节、重要时间节点、各类重点人员的管控,深化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坚持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安全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五大员”作用,充分应用“雪亮工程”智治手段,全力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持续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公安篇
    重拳出击,打击违法犯罪保平安

      襄垣县公安局作为维护平安的主力军,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毒品、电信网络诈骗、养老保险诈骗等犯罪活动,精准发力、持续猛打,集中力量破现案、挖源头,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县公安局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将打击重点对准多发性侵财类案件,掀起新一轮凌厉攻势,连续奋战,破获系列盗窃案,帮助辖区群众及企业成功挽回损失近30万元。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民生案件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名,打掉犯罪团伙2个,切实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襄垣公安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夏季严查重点违法、严管重点车辆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积极开展货车违法整治和面包车超员整治行动,严查拖拉机非法载人,农用车辆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驾乘车辆不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及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力争实现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明显下降,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目标,不断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法院篇
    “四个三”工作法,能动司法服务转型发展

      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襄垣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推动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地方营商环境的优化和转型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
      立足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县法院将党支部设立在基层法庭,尽可能推进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法庭的数字化配套设备,翻建更新法庭工作办案和生活区域的房屋设施,确保法庭司法办案和党建工作园地的基础条件。确立党建学习例会制度,找准审判工作和服务大局工作的结合点,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推行“三到位”工作法,勤做善为创新服务。入企入村服务到位。每月定期入企下乡不少于2次,经常性、有重点地开展法律咨询、隐患排查、合同审查、诉前调解等工作;诉讼服务到位。主动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持续推进“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指标的改善,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巡回审判到位。对于多发高发的类型案件、有普遍借鉴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法庭有侧重地入企下乡开展巡回审判。
      创新举措,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司法服务品牌,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源头介入机制,常态化与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各乡镇综治中心、基层组织开展“点对点”联系,互通涉诉纠纷信息,加强人民调解指导。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在企业乡村设立“微法庭”,与基层调解组织对接,吸纳“领头雁”式村干部为特邀调解员,协助法官调解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纠纷。
      创新能动司法理念,摒弃就案办案的落后思想,积极配合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司法公正的基础上能调则调、当判即判,进一步做好纠纷调解和审判工作,切实提升法庭司法办案的综合质效水平。针对人数众多、影响较大、案情复杂的重大案件,融合情理、道理、法理的有效沟通模式,以最大限度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以实现案结事了的最佳办案效果。此外,针对涉诉双方矛盾尖锐、对立情绪大、难以化解的案件,严格依法审判,及时作出定分止争的裁判,以实现法治公正的审判效能。

    检察篇
    聚焦履行主责,“四大检察”协调推动高质量发展

      襄垣县人民检察院在继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三级”政法工作会议和检察长会议精神,锚定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目标,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同标准,齐发力,踔厉奋发、奋勇争先,做实“质量建设年”各项举措,做优各项检察业务,不断推动襄垣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行政诉讼监督为基石,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牵引,以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和行政违法监督为新的增长点,积极履行行政检察监督职责,力争实现条线核心业务数据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对不批准逮捕后的未成年人和附条件不起诉后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制作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哪吒与法》,并向上级院报送典型案例。按照市检察院同市妇联、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签订建立的合作工作机制意见,与县属机关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妇女权益保护、英烈设施保护,进一步做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立足检察职能,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检察工作自身高质量发展。重点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毒品、电信网络诈骗、养老保险诈骗等犯罪活动,精准打击、从严追诉,不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推动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深化提前介入、法律监督工作,努力铲除黑恶犯罪滋生土壤。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坚决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通过耐心释法说理,推动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办理好县委政法委交办的信访积案和司法救助案件。加强问题诉源治理,先后组织县邮政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推动高检院七号和八号检察建议的落实工作,部署打击利用寄递业从事犯罪活动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坚决履行平安建设职责,落实好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持续降低批捕、起诉率,以检察善意促进了社会治理保持良好态势。

    司法行政篇
    以“四举措”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襄垣县司法局锚定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以“四举措”为抓手,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坚持依法治县,法治襄垣建设提档升级。以法治建设为先导,全面构建襄垣县法治建设领域“一规划两纲要”落实机制,持续巩固和发展“一委一办四小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深化“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荣誉,依法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绘就“十四五”法治建设总蓝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地落实,稳步推进全国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任务,持续加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筑牢法治政府的坚实基础。
      严格刑事执行,筑牢基层维稳防线。扎实做好特殊人群的监管教育帮扶,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管控等机制,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监地衔接工作,准确掌握刑释人员信息,有效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强化重点人员教育管控,防止恶性案件的发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省内监狱联合开展远程视频会见,有效解决服刑人员家属赴监探视难题。注重智慧融合,积极探索针对特殊人群的“远程会见+法治宣传”云普法新模式,扎实推进帮教惠民工程。
      提优法律服务,疏通治理“神经末梢”。将法治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四个全覆盖为依托,建成覆盖县、镇、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宣传带动作用,推动服务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从源头预防减少矛盾纠纷,切实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构筑起坚强法律防线。
      培育典型示范,凝聚普法强大合力。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民主法治建设“品牌样板村”。立足群众需求,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基层落地开花。围绕依法疫情防控、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开展法律“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综治中心篇
    微网格托起大民生,多元调解促和谐

      襄垣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多维融合+智慧城市”的总体思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科网格全面启动以来,县综治中心科学配置网格工作力量,实行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真正做到网格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配强配齐两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镇、社区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网格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统一配备工作装备、意外险等。为充分调动网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等方式进行补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各类网格员,实行“两转一进两优先”政策,网格辅助员可以转为专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可以转为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和社区工作者可以进入“两委”班子,优秀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优先解决事业编、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优先进入镇班子,打通网格员职业通道。
      山野村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居民小区……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平安检查、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疫情防控……每一次战斗都有他们的加入;全县314个网格、一千余名网格员正在以“网格力量”谱写全方位推动襄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县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纠纷群众接待大厅为依托,以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为抓手,整合力量,建立健全调解机制和联防联调联动机制,已初步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核心,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相配合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相关职能部门入驻矛盾纠纷接待大厅,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协调建立了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社会治安联防、服务管理联动的工作机制。聘请了一批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实壮大了调解队伍,努力开创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局面。今年以来,矛盾纠纷群众接待大厅共接待来访群众560余人,受理群众来访事件131件,其中,转办93件,调解结案34件,法律咨询4件。

    禁毒篇
    “三个坚持”,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聚焦建设“无毒襄垣”样板县示范县目标任务,襄垣县禁毒工作服务中心坚决扛起“肃毒害、守净土、护稳定、保平安”重大政治责任,狠抓“三个坚持”,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提升全民拒毒禁毒意识。围绕“阵地场所、主题活动、日常宣传”三大重点,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家喻户晓的浓厚氛围。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建成禁毒宣传教育主题公园、禁毒宣传十里长街、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以及禁毒广场、长廊、图书角,做到了县有广场、镇有长廊、村有文化墙、校有图书角。紧盯“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防范毒品滥用、深化禁毒斗争”“争当禁毒先锋”“禁毒宣传促和谐”等一系列禁毒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等工作,利用农村大喇叭、护林防火宣传车滚动播放《县委书记、县长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等内容;利用电梯电视、“襄垣禁毒”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扩大了禁毒宣传覆盖面,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深入人心。
      坚持管控并重、多措并举,切实形成全民禁毒高压态势。坚持重点物品、重点群体管控相结合,把管住人、管好物作为禁毒管控重中之重。高频次开展普检突检,对所有公职人员、拟评模评优、晋职晋级、“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农村“两委”干部进行普检,将所有单位、企业挂牌上墙,每周随机抽签确定一个单位开展突检。全方位进行排查整顿,综合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和措施,不断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群体的排查梳理,集中清理整顿易制毒化学品、麻精药品市场经营秩序,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动用无人机对无法涉足的重点区域进行航测,连续多年巩固了毒品源植物“零种植”“零产量”目标。加强力度管控重点群体,紧盯矿工、司机两个重点群体,全面推行一月一例会、一季一尿检、半年一警示制度,并不定时进行抽检、突检;在长治市率先做到了验证必验尿、查违必查毒、失信必失用、失职必追责。
      坚持典型引领、康复为本,切实巩固禁毒重点整治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立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对涉毒受害群体及家属开展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康复指导。在各镇实行“三帮一”结对帮扶机制,即由一名镇干部或社区民警、一名村干部或网格员和一名社区戒毒康复对象亲属,共同组成帮扶小组,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共同帮扶。大力推行“三色”管理办法,即红色为严管级、黄色为普管级、绿色为宽管级。针对性强化帮扶指导,对社区戒毒(康复)无业人员,按照有一技之长的联系就业,有创业意愿的政策扶持,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切实困难的扶贫、医保兜底保障等有效手段,推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真章。敢不敢攻坚克难、能不能干事成事,是对一支队伍能力素质的检验和锤炼。聚法治之力,持续开展示范创建;行法治之道,建设人民满意队伍;谋法治之效,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襄垣县政法队伍全体上下将以铁的纪律凝聚意志、锻造作风,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15期

    • 第2022-09-14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