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法安天下 “治”在三晋

职责使命放在心上 担当作为挑在肩上

平定县法院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   找准司法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才能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是平定县人民法院多年来坚持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平定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主题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推动党建加业务高度融合,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自觉把服务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摆在法院工作重要位置,用扎实的业绩换来切实的工作成效,不仅赢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多员”化“一员”
    勇做新时代法治的追光者

      2022年是山西省委确定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按照阳泉市委坚持“六个抓住”、做到“三个结合”,平定县委“四抓四促”助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要求,平定县人民法院坚持党建引领,注重问题导向,着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进一步深化人民陪审员“四岗合一”工作机制,助推乡村振兴,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根据多次调研走访,平定县人民法院发现农村存在法治意识淡薄、干群村企邻里矛盾突出等问题和短板。以平定县人民法院锁簧人民法庭辖区为例,下辖的锁簧、张庄两个乡镇有大中型企业74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平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材料园区就位于张庄镇。乡镇企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来源和推动力量,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不能离开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
      因此,平定县人民法院最大化发挥司法职能,从两个试点乡(镇)49个行政村中选取了42名在村级组织中威望较高、管理经验丰富的村支两委人员,由县人大任命为“四岗合一”人民陪审员,并进行了任前培训、任职培训等多次专业知识培训。
      “四岗合一”人民陪审员突破以往单一职能,同时承担案件陪审、矛盾调解、法治宣传、风险预警四项工作。同时,发挥其距离案发地近、对产生矛盾纠纷人员的背景及其他情况均比较了解的优势,力争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群众诉累,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该院不定期倾听企业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普法力度,依法依规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这一机制,以群众听得懂的方式及时解惑答疑,为乡村培养了一批法治人才,提高了乡村善治水平,打通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五色”机制
    巧解家庭纠纷

      婚姻家庭关系是基础社会关系,婚姻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因婚姻家庭、情感纠葛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成为“民转刑”类刑事案件乃至命案发生的重要原因。2017年至今,在平定县发生的10起命案中,婚恋纠纷类“民转刑”案件就发生了6起,占全部命案的60%,呈现出高发、频发的特点,严重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此,阳泉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婚姻家庭纠纷为重点,将平定县人民法院作为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法的试点。该院围绕“平安平定”建设总目标,按照“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要求,在党委政法委领导下,综合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等部门职能作用,探索建立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机制。
      该机制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按照“绿、蓝、黄、橙、红”五色预警层级分类制订措施。
      绿色预警层级,代表低风险级别。具体表现为:夫妻间偶有小生活摩擦,一时赌气起诉离婚;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同意离婚。工作措施:通过诉前或诉中调解和好息诉或者调解离婚,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充分做双方当事人的劝导疏解工作。调解不成,依法判决。
      蓝色预警层级,代表较低风险。具体表现为:夫妻间因生活琐事感情不和,经常吵闹,起诉离婚,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无争议或争议不大;已经过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后再次起诉离婚。工作措施:利用诉前、诉中调解和好息诉或者调解离婚;调解不成,依法判决。
      黄色预警层级,代表一般风险。具体表现为:夫妻间因生活琐事感情不和,经常吵闹,要求离婚,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有争议;夫妻生活不和谐引发夫妻矛盾,一方坚决不离婚;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为有精神疾病、残疾、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工作措施:利用诉前、诉中调解和好息诉或者调解离婚,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要注意当事人情绪疏导工作,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理性面对生活矛盾,依法处理纠纷;调解不成,依法判决。报告办法:将案件处理情况向庭室负责人报告并做好记录,对于有可能转化为橙、红预警层级的案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橙色预警层级,代表较高风险。具体表现为:夫妻一方因夫妻感情破裂要求离婚,且双方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争议较大;一方有赌博、吸毒、酗酒、网瘾等生活恶习以及婚外情,另一方要求离婚。工作措施:利用诉前、诉中调解和好息诉或者调解离婚;在调解过程中积极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掌握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波动,引导当事人理智化解矛盾。调解不成,进入审理程序,由主审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当事人的情绪反应,认为必要时提请审判委员会研究。报告办法:主审法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对有可能转化为红色预警层级的案件及时层报县委政法委。
      红色预警层级,代表高风险。具体表现为: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有家暴、家庭冷暴力、虐待等行为,另一方产生仇视心理,起诉离婚后扬言要报复对方;双方对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争议较大,互不让步,双方均出言威胁;给付彩礼一方生活困难,要求返还彩礼且情绪激动,对方坚决不予返还。工作措施:利用诉前、诉中调解和好息诉或者调解离婚;在调解过程中积极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掌握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波动,引导当事人理智化解矛盾。调解不成,进入审理程序,由主审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及时提请审判委员会研究。报告办法:主审法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及时层报县委政法委。
      通过全流程从诉前、诉中、诉后等各环节全流程对矛盾纠纷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分类制订预警措施,实现了此类风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得好,矛盾纠纷进得来、出得去、化解得好。202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山西调研时对平定县人民法院的此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目前,该机制已经由山西省委政法委牵头,在全省推广开展。

    阵地前移 提质增效
    全面保障“清化收”工作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是省委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的具体举措,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是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平定县人民法院立足实际,对标《平定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任务要求,制订出台《平定县人民法院关于为平定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清理整治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方案》。
      坚持党的领导。依托乡村治理新体系,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判农村集体经济有关案件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地方党委、人大报送专项报告,向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突出服务保障平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审判执行手段,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合法、不规范合同,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规范管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和谐,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取得实效。
      坚持阵地前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地处基层、面向群众的作用,对于涉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三方面合同的有效性给予法律建议,需要法院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的,及时指派人员进行指导。坚持落实好惠民便民措施,涉村集体经济纠纷案件有诉必理、有案必立,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于平定县管辖的218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经济债务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凸显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解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坚持依法依规。妥善审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案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妥善审理涉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案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妥善审理破坏农村社会秩序、扰乱农业市场秩序、危害农村投融资环境等刑事案件,为乡村全面振兴营造安全有序的法治环境;妥善审理涉及农村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技创新、劳动就业保护等民商事案件,夯实乡村振兴要素基础;妥善审理涉及农地征收征用、乡村规划建设、农村经济管理等行政案件,为建设法治乡村保驾护航。
      突出诉源治理。该院充分利用“四岗合一”人民陪审员身处基层、长在基层、对农村集体经济纠纷比较了解的优势,对有争议的矛盾双方,积极协调商处,力争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群众诉累。同时,结合自己调处案件向当事人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接受人民群众的法律咨询,解答人民群众的法律疑问;配合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进村开庭,组织人民群众旁听庭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实现诉讼庭审和法治教育“零距离”;邀请和配合专业人员或者自己主讲法治课,真正让法治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切实提升普法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协同配合。加强多方联动,该院积极同乡镇党委政府协调,把诉前调解与基层综治网格体系、基层人民调解体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本着吃透每一份合同、每一块土地、每一名当事人等详细情况,根据不同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订诉调对接模式。坚持把调解贯穿于诉前调解和诉讼之中,在调解过程中,通过思想教育、政策引导、引入第三方承包人等方式,妥善解决纠纷。既注重村集体收入增长的短期效应,也要求体现集体资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长期效应。
      通过压实责任、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平定县人民法院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清理整治中,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高质量服务保障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沿着正确的法治轨道运行,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营造集体经济人人参与、集体资产人人维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找出来、汇起来,做好政策咨询解答,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不断健全机制,加强调解力度,对存在贪污腐败、欺诈行为、故意拖欠承包费等问题的,敢于动真碰硬,敢于“亮剑”,同时把握工作界限、把握法律尺度、把握处理程度,做到依法治事、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化解矛盾。

    郝靓 闫丽旭 任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15期

    • 第2022-09-14期

    • 第2022-09-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