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山西戒毒

大墙内的心灵摆渡人

——记董村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一级警长王关锁

  “放弃当医生,你后悔吗?”这样的声音在董村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一级警长王关锁的耳边响起过无数回,但他每一次的回答都掷地有声:“我现在的工作是在帮助别人寻找幸福啊。”
  1998年7月,王关锁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了。因在大学期间学的是预防医学,所以来到董村戒毒所上班后,他便在医务室当起了医生。这段时间里,王关锁慢慢发现,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不仅仅表现为生理依赖,更重要的是心理依赖,因此,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戒断毒品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司法部组织一批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培训,“学医”是优选条件之一,而王关锁成了董村戒毒所里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人。正是这个机遇的到来,让王关锁踏上了心理矫治工作的漫漫长路。

从零开始的“菜鸟”

  2005年始,王关锁开始负责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新的工作没有让他退怯:“那时的我决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兴趣,从零学起,于是我用6年时间,研读了一系列的学习资料,并通过考试先后获得了国家三级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
  咨询师就是戒毒人员的心理疏导站。每年,王关锁都要做上百次的咨询。有人对此非常不解:“你每天听他们那些烦心事,不烦吗?”王关锁却笑着说:“戒毒人员情绪宣泄了,心态稳定了,我自己也有成就感啊。”
  多年来,王关锁通过心理疏导,成功为1500余名戒毒人员调整了心态,理顺了情绪。智慧戒毒开始推行后,心理矫治有大量的数据要录入平台,工作量陡然增加,他认真研究工作要求,寻找最佳方法,用最短时间、最优质量完成了任务。

时刻准备着的“战士”

  如果说戒毒所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王关锁便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战士”。他总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不是比别人多享受,而要比别人多付出。”
  2018年全省戒毒模式观摩会在董村戒毒所召开,各项准备工作繁多,王关锁在手术后第二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说:“不上班我会更焦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王关锁背起行囊第一批开始封闭执勤。其间,他晚上坐夜班,白天对戒毒人员开展健康宣传。戒毒人员调遣是该所经常性的任务,而他是出勤最多的人员之一。

精益求精的“工匠”

  对于工作,王关锁并不仅限于完成任务,他发扬“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做到细致、精准。
  2021年,该所成为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技术推广试点单位,他制定详细计划,严格组织实施。在连续两个多月的组织实施中,他坚持现场督促、现场访谈,按时按质上报数据,年终考核得到省戒毒局的充分肯定。
  戒毒人员长期吸毒后,认知、情绪、性格都会发生变化,但他坚信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愿望和潜能。戒毒人员大海(化名)在戒治初期情绪不稳定,王关锁就一次次找他谈话,站在戒毒人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大海消解了疑惑、稳定了情绪,大海还积极加入了大队的锣鼓队。
  今年,戒毒人员实行新的考核办法,他牵头制定详细、科学的操作规则,从“心”入手,从细做起,为教育矫治戒毒人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管教工作前沿阵地上,王关锁的成绩还有很多:多次被评为五好民警、个别教育能手、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荣获全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个别教育能手荣誉称号,记个人嘉奖一次……

本报记者韩亚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8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