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房贷也好,节约利息支出也罢,愿望是好的,但“歪心思”不可动,要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目前的经营贷款利率整体低于个人住房尤其是二套房贷款利率,资金中介们便嗅到了价差的“商机”。于是,部分中介主动营销,试图为那些想提前还房贷、想节约利息支出的人提供所谓的“转贷”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服务暗藏风险,或涉违法违规行为,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般情况下,经营贷的发放对象是企业主,个人申请经营贷的前提是拥有公司。但在实际操作中,以上规定却被暗中“掉包”。部分资金中介在推销时宣称,可以帮助没有公司的个人注册公司,具体流程由他们包办,客户只需提供相应的证件、材料即可。需注意,这些所谓的公司多是“空壳”,既无实际经营地点,也无具体业务,更没有流水,只是被用于申请银行贷款。
以上做法可能涉及两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一方面,中介可能提交虚假材料,进而导致借款人涉嫌骗贷。另一方面,借款人将本该用于经营的贷款资金挪为他用,此行为一经查出,银行会提前中止服务、收回贷款,这时借款人会十分被动,不仅无法在短时间内凑出足额资金还贷,还要承担失信的不良后果。
提前还房贷也好,节约利息支出也罢,愿望是好的,但“歪心思”不可动,要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近年来,房地产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其背后是多方逐利的驱动以及强监管的缺位。对此,监管部门要重拳出击堵漏洞、银行要自查自纠强问责、购房者要客观分析理性操作。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