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人民法院

“拿上路费我们就回家收秋”

小店区法院解忧驿站助力14名农民工讨薪

  “拿上路费我们就回家收秋去,非常感谢小店法院。”农民工们说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近日,这些农民工在太原市小店区法院的调解下,成功拿到了自己的劳务费。
  9月16日上午,14名农民工拿着诉状步入小店区法院解忧驿站,正在值班的调解员张秀琴热心询问,得知14名农民工想立案,但对流程一无所知。张秀琴耐心倾听他们诉说自己的遭遇,原来,这14人跟着工头修建房屋,完工后却没有拿到劳务费。张秀琴考虑讨薪人数较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向调解员冯丽丽求助,两人一起帮助农民工梳理分析案情,后引导他们到了小店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由于农民工对相关法律了解不多,也没有诉讼经验,到了大厅以后犯起了愁。“大姐,能不能帮帮我们?”看着农民工恳求的眼神,张秀琴、冯丽丽毫不犹豫地开始了全程服务。排队、叫号、复印证据、填写表格、维持秩序,两位平均年龄60岁的大姐忙得不可开交,协助农民工立完诉前调解号后已将近下班时间。
  出于对二位调解员的信任,农民工在解忧驿站“点将台”特意点了调解员张秀琴和冯丽丽,立案时将案件指定在她俩名下。案件立案以后,找人是第一要务。当天下午,调解员就开始给被告打电话,但却一直联系不上。一番思索后,冯丽丽想起来这个工头曾经在她手里调解过案件,翻出其微信号后通过微信联系被告,但依旧没有回音,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9月17日早上6点多,农民工分别给两位调解员打电话催促,表示自己急着回家收秋,实在拿不出路费,询问今天能不能拿上钱。听着农民工焦急的语气,二位调解员感同身受。顾不上吃饭,张秀琴就和冯丽丽一起到农民工暂住地西温庄某小区,详细询问农民工工作过的具体地方。了解情况后她们先后去了西温庄村、东温庄村、南黑窑村等地,详细了解房屋建设进展,尾款支付情况,并告知房主被告已涉及劳务费案件,暂时不要支付尾款。
  当天下午,案件有了突破。农民工告知调解员有一个叫“郝总”的老板欠工头的钱。张秀琴、冯丽丽随即驱车前往“郝总”处,说明来意后,“郝总”联系到了工头。双方约好第二天下午在“郝总”处对账,但到约定好的时间,被告并没有出现。调解员轮番给被告打电话、发信息,被告终于回复。在调解员耐心劝导下,被告当即支付了9500元劳务费。
  联系上被告,案件迎来转机,调解员趁热打铁,通知农民工挨个核对账目,并同被告对账。经过多次反复核对,最终双方确认尚欠劳务费258934元。被告拟定了初步调解方案,即再支付农民工8000元作为回家路费,剩余款项年底前一次性支付。农民工不同意此方案,要求现在一次性支付。调解员了解到,因为部分工程款还未结算,被告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后经过多次与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分三个月付清全部劳务费的调解方案。短短五天时间,从找不到被告到顺利化解纠纷,调解员的辛苦得到了农民工的认可和感谢,她们也将持续跟进剩余款项的履行情况。

本报记者刘甜 通讯员梁春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0期

  • 第2022-09-30期

  • 第2022-09-29期

  • 第2022-09-28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