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山西消防

坚守指挥阵地 用心回应新期盼

——记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董键

  对于接警员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警情询问,到锁定位置,再到调派力量,短短十几秒内,必须完成整个操作流程。“我们的反应速度快一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财产损失就少一些。”每次给新来的接警员做培训时,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班长董键都会说这样一句话。
  2008年3月17日19时许,太原市万柏林区西铭矿一福利楼失火,报警人紧张慌乱,语无伦次,断断续续重复几次,仍然不能说清自己的位置。“您先不要紧张,讲清楚您的位置以及燃烧物质,我们才能更好地帮您。”董键耐心引导,最终从只言片语中提取到了最宝贵的警情信息,精准判断火灾发生位置,并快速调派消防力量到场处置。
  “当时现场已基本判定形成立体火灾,还不断有报警电话打进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被困人员紧急避险,尽量帮助他们消除恐慌情绪,这样才有助于他们逃生。”董键回忆到,当时现场一片嘈杂混乱,哭声、喊声混杂其中,恐惧、绝望包裹着被困人员,紧急关头,董健利用自己扎实的业务知识,安抚被困人员的同时,耐心引导他们快速上至楼顶,随后,调派云梯车在楼顶展开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营救了12名被困群众。这是一次前后方高度配合成功施救的典型案例,也彰显了消防接警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个坐席 默默坚持20载

  一台电脑,一个耳麦,一部电话,一上岗就得12个小时。而这样的工作,董键一干就是20年。
  “想起刚开始当接警员时,对太原的地理环境一无所知,接个报警电话手忙脚乱,压力特别大。”2003年3月,董键初入指挥中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应对自如,背后的付出和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整整半年,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太原的大街小巷,将太原的地形地貌深深“刻”在了自己脑子里。无论哪里,大到一栋建筑物的构造,小到一个消防水鹤、消火栓的位置,他都一清二楚。
  他明白,作为一名接警员,只有将每一个街道、每一条路牢记于心,才能精准地锁定报警地址,最快速地调派力量到场处置,减少因火情带来的损失。
  相比于火场上奋勇战斗的队友们,幕后工作的接警员似乎少了一种驰骋疆场的英雄气概,但是他们多了一份决胜千里之外的运筹帷幄。

一套方法 带出优秀团队

  “现在的年轻人文化水平高,知识储备足,要把文化活动与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经常开展充满正能量和趣味性的教育活动,才能让他们收获成长与进步。”作为指挥中心最老的消防救援人员,董键20年来迎来送往过很多同事,也见证了消防团队紧跟时代的每一次改革。
  作为一名80后,面对90后甚至00后的同事时,如何消除代沟,帮助队友冲破畏难情绪,快速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董键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工作模式。“除了要关心爱护其他队员、为他们排忧解难之外,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时刻起到表率作用。”
  二十年如一日,董键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培养了接警骨干50余名,他们也逐渐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中坚力量。
  随着指挥中心应急通信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为保证业务能力,董键努力钻研119智能接警系统等通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从最开始的电话接警到现在的科技化接警,每一次改革,他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主动与厂家沟通接警系统要求,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
  “指挥中心就是阵地,接警调度就是战斗。”没有火场逆行的浴火奋战,没有救援现场的惊心动魄,虽身处幕后,董键对工作的热情丝毫不减,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无言的奋斗践行无悔的誓言,用“心”的付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本刊记者李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10-10期

  • 第2022-09-30期

  • 第2022-09-29期

  • 第2022-09-28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