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对很多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电话号码,与我而言,它意味着青春、奋斗、希望和梦想。”从消防兵到消防士,在消防救援队伍经历的越多,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的闫建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就越强烈,“14年来,改变的是曾经的自己,收获的是肩上的责任。”
回首走过的光阴,很多事情闫建强记忆犹新,他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当兵,更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
始于热爱
2008年,20岁的闫建强坚定地要当兵。接到入伍通知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被武警消防部队征召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在消防救援队伍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这个行业,喜欢从一个参与者、经历者的角度去诠释“消防”。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4年来,他当过战斗员,在烟火弥漫的现场,感受过生命流逝;当过火场文书,冲在最前面,拍摄作战全程,报告灭火情况;当过消防驾驶员,懂得警笛一响,时间就是生命;做过应急通信保障员,深知灭火救援不仅是前方战斗,还有后方统筹。
在2019年的乡宁县枣岭乡山体滑坡事故救援中,他作为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的一员,和两名同伴一同操作卫星指挥车,并利用无人机进行侦察拍摄。在7级阵风、高压电弧等恶劣条件下,他和同伴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保障了静中通卫星指挥车24小时连线,确保了各级与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时视频联络通道时时畅通。同时,利用无人机航拍侦察28次,制图4张,给各类新闻媒体提供视频素材200余分钟。
正是那一次次紧急出动、一次次火场拼搏,才让他更加理解消防、热爱消防,也更深切地懂得平安的来之不易。
守于责任
从事接警调度10年来,他渐渐明白这个岗位不仅仅是受理警情、调度救援力量,更是整个灭火救援的“中枢”,“出动路线指引、作战安全提示、联勤联动力量通知等一系列工作事项都由我们调派。所以,把电话接好,也是一门学问。”
闫建强记得,2021年春节刚过他就接到一起警情,电话中女孩情绪接近崩溃,话语间透露出跳桥轻生的念头。他边聆听女孩的倾诉,边与之交流,耐心询问她的位置,快速调派救援力量。可没过多久,女孩挂断了电话。
“我想与她有更多交流,她却不愿再多说,执意要跳下去。当我反复回拨时,电话已经提示无法接通。”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闫建强依然清楚地记得女孩最后说的那句话:“叔叔,不和你说了,我跳了。”短短10个字,却让闫建强备受煎熬,好在消防救援人员及时赶到,联合群众将女孩成功救了下来。
10年间,闫建强受理过大大小小的警情3000余起,每次警情都会触动他的内心。“每每听到救援成功的消息,我感觉自己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乐于奉献
做接警员时间越长,就越希望带给别人温暖。每次成功救援后,闫建强内心都无比高兴,有时报警人会专门打电话来道谢,“那时作为一名接警员,内心会被满足感和成就感填得满满的。”
然而,喜悦之余闫建强也有忧虑,“接到的电话里,真正的报警电话只占少数。”倾诉心事的,宣泄不满的……很多时候并无紧急情况,更谈不上紧急救援,甚至有人故意拨打报警电话玩闹,这些电话不仅占用了公共救援资源,还可能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宣传对于改善这种情况应该会有帮助,而真实事件会更有说服力。”工作之余,闫建强总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宣传工作中。“我希望大家能了解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明白119这条生命线的意义。”
“新时代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硬件设施、基础保障、队伍文化都在不断提升,消防宣传也逐渐深入人心,我相信,未来消防救援事业的前景会无比光明。”对于消防救援事业的未来,闫建强充满期待。
本刊记者樊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