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基础。近年来,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工作理念,坚持政治统领、三治融合、智治思维,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社会稳定局面持续向好。
政治统领谋划基层治理发展蓝图
认真落实县委要求部署。张店镇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定期调研平安建设现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的实施方案》和《运城市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对张店镇综治中心选址另建,中心基本达到一类建设标准。
努力满足基层治理需求。该镇积极探索提升治理效能路径,利用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专业优势,建设张店村“基层治理”数字平台,聚合党务、政务、村务等数字服务为一体,实现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网络协同,做到了让村民诉求在线直达、村居服务在线落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科学把握建设节奏力度。张店镇秉持“急用先行”的理念,将相对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最基础、最关键、最紧迫的综治中心建设和智能化平台建设中,并坚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推进各村级综治中心建设。目前,张店镇12个村级综治中心,有5个达到一类标准,其余达到建设标准。
三治融合筑牢基层治理坚实基础
法治群主入百家。张店村依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党群服务小组,并成立法治微信群,每个群设法治群主。全村63名“法治群主”定期在微信群里下发法治信息、法律常识和警示案例,开展日常法律教育,树立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村切实营造了学法、懂法、尊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平安小站强自治。风口村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该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党员干部、积极分子为主力,依托商店、饭店、社区等创造12个平安服务小站,全村26名党员及13名志愿者全部入职一线平安小站,平安小站对内服务村民,对外帮助客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积、心在格中暖”的微自治模式。
“三评三治”树新风。张店村在每个网格设立舆情检测员,从根源上及早发现问题,并设立党群亲情服务站,所有问题和矛盾一经发现立即处理,坚持解决问题不过夜。并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十星级卫生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三大评选,举办民俗文化、党建文化和德孝文化三个文化节,把自治、法治、德治贯穿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智治思维发挥基层治理最大效能
“智能管控”增强风险预警处置能力。利用智治平陆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软件,对张店镇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远程指挥调度,对各类群众诉求、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汇总分类、分流指派,助力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服务联抓、平安联创。
“一键直通”增进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张店村“基层治理”数字平台面向乡村干部与农户,融合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以电子大屏、微信小程序为一体,开设“美丽乡村、三务公开、乡村治理、惠农补贴、疫情防控、书记信箱”等12个功能模块,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查询信息、办理事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注重实效”确保智能平台大有作为。为避免智能化平台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张店镇将全村999户3542名群众全部编入网格,实现支部驻网、党员联网、群众用网,群众可借助平台在线点单,由村党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有效打通了基层与群众的“最后一米”,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开新篇,千年古镇焕新颜。张店镇将秉持智治思维,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基础建设、实际应用等先进经验,按照“适度超前、实战实用、共建共享、安全经济”的基本思路,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的智治建设。
本报记者张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