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人民法院

“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尽力帮忙解决”

翼城法院入户调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

  近日,一场由长期借地引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在翼城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及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原本剑拔弩张的一对老邻居,终于握手言和。
  1999年8月,随某随儿子到县城居住,便把自家院前的0.21亩土地借给邻居张某耕种。2017年,土地确权后,随某要求张某停止耕种,归还耕地,张某却不予归还。2020年3月,随某在地里种植了连翘苗,要求张某不要在连翘地内种植庄稼,但张某仍在种植了连翘的耕地上种植玉米。今年秋天,张某不仅不听劝告,还私自收获了成熟的连翘。
  “这么多年看着贫地成了肥地,从刚开始的交公粮到现在有了土地补贴,你才想起来要,凭啥你想不种就不种,想种就种。”刚开始耕种时,张某发现这块地很贫瘠,庄稼长得不好,收入微薄。多年来,施肥、除草、管护……张某没少下功夫,因此坚决不同意归还土地。无奈之下,随某一纸诉状将张某诉至法院,想要通过司法途径要回土地。
  此案系邻里纠纷,且双方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原则性矛盾。事虽不大,但处理不好影响不小,如果能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不但能减少当事人诉累,更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又考虑到当事人所在村落偏远,来法院调解确有困难,11月1日,该院诉前调解中心负责人及特邀调解员一行到当事人家中,并联系村干部共同做原、被告的思想工作。
  在原告随某家中,调解组详细了解了案情,并表示一定会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随某对调解组专门跑这一趟为其办案很是感激。“当初你们能互相帮忙,又是邻居,就说明从那时候起你们的关系就不错,按现有证据及土地确权证来看,土地就是随某的,大家也能理解你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有什么困难我们和村里都会尽力帮忙解决的。”在被告张某家中,调解组先跟张某从法律角度讲解了张某行为的性质。“你们说得有道理,我愿意考虑考虑,跟随某好好沟通。”一席话说得张某很动容。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自愿退还给随某《土地确权证》上注明的0.21亩耕地,地上所种植的连翘树归随某所有。

本报记者刘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12期

  • 第2022-12-09期

  • 第2022-12-08期

  • 第2022-12-07期

  • 第2022-12-06期

  • 第2022-12-05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2-01期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