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员
退役不褪色,换装不换心。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老兵调解室”成立至今,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26起,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835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21起,调解成功率达98.3%,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人民调解战线的一支生力军。
老兵调解效能高
“老兵调解室”主任吉小兵曾是一名扛过枪、站过岗、有着5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他参加过对越两山自卫反击战。1990年退伍后转业至垣曲县司法局工作,2014年任垣曲县新城镇司法所所长。2018年,他立足岗位,大胆创新,创立了“老兵调解室”,参与化解了大批疑案、积案、难案,被当地群众誉为维系一方和谐的“拼命三郎”。调解纠纷中,“老兵调解室”在“情味”“法味”中融入“兵味”,有效提高了纠纷化解效能,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我愿以微薄之力,做化解纠纷的一束光”。吉小兵带领调解员就是这样,把每起纠纷都当作一场“硬仗”,摸清双方情况,找准突破口,攻而克之,每起纠纷的成功化解,都让他产生一种自豪感。
以法为盾守公正
“老兵调解室”成立以后,吉小兵带领调解员坚持以强化教育培训为支撑,不断提升调解员法律素养。一方面组织调解员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将调解中常用的法律法规结合案例编印成册,发放给调解员方便学习查阅;另一方面,组织调解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鼓励调解员通过自学、继续学习等方式提升调解水平。老兵调解室里,有个特别显眼的大书架,摆放着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和纠纷调解相关学习材料,成为调解员提升业务能力的“加油站”。
新城司法所还聘请了一名律师充实到调解室,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建立咨询衔接工作制度,对辖区重大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支持,将依法调解贯穿于始终,提高了调解公信力。
真情育开调解花
“老兵调解室”创立的“快、准、稳、磨、和”调解五字诀,是纠纷调解成功的法宝,但最管用的秘诀还是调解员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新城镇地处县城,大多为城中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房屋拆迁纠纷频发,矛盾十分突显。上王村杨某等3户拒不执行全体村民会议通过的政府拆迁补偿方案,在大多数村户已经拆迁的情况下拒不拆迁。“老兵调解室”受理后,吉小兵带领调解员多次上门入户,苦口婆心作思想工作,用人性化的理念,站在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分析矛盾焦点,将心比心排查原因。最终通过多次与开发商协商沟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协调开发商依据住户实际情况,给予了不同程度补偿。在此期间,吉小兵家人患病住院,他无暇照顾,用20余天推心置腹的交谈和相处,使杨某等3户感受到了调解员的关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不仅化解了拆迁矛盾,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事后,杨某等人紧紧握着吉小兵的双手激动地说:“多亏了您这位老兵,我们十分满意!”
不忘老兵初心,永葆军人本色。“老兵调解”已成为垣曲县人民调解的闪亮名片,用真诚和热情蹚出了一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郭亚红 通讯员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