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在安保一线主战场上,有这样一群老民警,虽临近退休,却与年轻的战友们并肩作战,扎根偏远一线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职业精神,谱写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绚丽人生。1月16日,记者采访到一名多年奋战在最前沿的“老”铁路民警——何生华,在远离闹市的货运小站,他坚守着从警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
“临县车站派出所是我从警的最后一个单位,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何生华今年59岁,还有一年就退休了。
38载警营岁月,何生华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在太原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和多个基层所队工作过。每到春节,他基本都是在客运岗位上度过的。临近退休,他为了不留职业遗憾,前几年选择到较为偏远的临县车站派出所工作,体验严格意义上的线路派出所工作。
今年冬天,老何所在的吕梁山区较往年更为寒冷,冬天的黄土高原大风不断,煤尘与黄土漫天飞舞,货车一辆辆疾驰而过就是看不到人,群山之间的铁路线路更显萧瑟孤寂。
作为线路派出所,民警冬天巡线查找隐患的日子最为难熬,尤其是在背阴的一线巡查,扑面而来的寒风让人不时打着寒颤。可同事们却没人听到过何生华“喊”冷,他认真检查着边坡、护网,偶尔弯下腰捡掉路基上的石块,发现哪里的护网松了就及时绑好,并把每个进入防护网的路口都记在工作日志上。
重载铁路线瓦日线,在春运期间承担着电煤外运的主要任务,线路必须保障安全。对巡线的老何来说,更是不能有任何差池。在大家眼里,何生华不仅人生阅历丰富,工作起来也“游刃有余”,他更有着临县所辖区“活地图”的称号。
元旦假期,何生华和同事巡逻至临县郝峪塔村附近的铁路时,发现一名儿童在铁路护网内玩耍,随时有生命危险,他当机立断,进入防护网将这名儿童安全带出并交给其监护人,此事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元旦以来,何生华带领线路巡防队员累计走访放牧户114家,重点群体15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9800余人,有效维护了铁路线路治安安全稳定。
“心里很舍不得,不工作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临近退休,工作的日子愈加屈指可数,每到节假日何生华都主动请缨在所里值班。就在2023年元旦,所里安排让他休息却被他拒绝了。“同事都很照顾我,但我不能倚老卖老。坚守岗位,本就是我穿这身警服该做的。”何生华告诉记者,最后一年,他格外珍惜。
元旦假期第二天早晨,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响了,原来是有人捡柴火进入铁路护网内,何生华接完电话和所长王轺就立刻出警。王轺提议要带年轻民警,但何生华边走边说:“既然我选择值班,就得让在家里休息的同事放心。”
只要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
在青年民警的心里,何生华是派出所的“一宝”。因为除了工作积极主动、性格友善开朗,他还有一手好厨艺。好厨艺就要有好的食材,派出所院内建了一个1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利用暖气、棉布供暖,脱下警服的老何就埋头于这方寸间,不是锄地,就是施肥、修剪等,忙得不亦乐乎。临近春节,蔬菜大棚内的西红柿、黄瓜、生菜、韭菜等都陆续成熟,当大家高兴地采摘硕果时,何生华脸上也是难掩喜悦。
“所里让我休假过春节,但我就想着还能为所里做点啥。”2023年元旦,他给大家做了水煮肉片、干炸带鱼、西红柿炒木耳……可口的饭菜端上桌,所里同事围坐一桌,何生华说:“这样,我就觉得踏实。”
问起新年愿望,何生华告诉记者:“四个字——平安常在!”
本报记者李青 通讯员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