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邢晓瑞 郭亚红)1月31日,记者从省林草局召开的全省林草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太原、阳泉、运城3市率先成立林草执法机构,临汾市破坏森林案件率先实现“清零”……
2022年,省级林长引领五级林长联动巡林,全省设置林长3.38万名,“一方案五制度”工作体系实现上下贯通,林长制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范围。忻州市创新“提醒+督办”清单制度,晋中市协调市编办成立正科级林长制事务部,运城市发布有害生物防治林长令,临汾市发布林草案件“清零”林长令。全省各地把牢抓手,让“林”的核心不断聚焦,“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制”的效能充分释放。
以本质安全为底线,守住防火防虫林草安澜。全省林草系统上下严防严控,2022年成为火灾发生次数最少、资源受害率最低、12小时扑灭率最高的年份。朔州市全力打赢防灭火攻坚战,全年未发生一起火情火灾;阳泉市推出乡镇书记话防火电视栏目,压紧压实防火“最后一公里”责任;晋城市副市长防火特险期内每日进行防火调度,有效强化防火工作落实。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牵引,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聚焦国家种质资源安全目标,有序完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年度任务。积极推进太行山(中条山)国家公园成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再完善,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经省政府同意上报国家林草局;启动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确保生物安全。太原、阳泉、晋城市保护地整合优化质量较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表率。五台林局首次发现黑褐穗薹草填补了我省物种记录空白。2022年,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大幅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成为鲜明主题。
以立法保护为保障,构建依法治林治草四梁八柱。随着省长签发303号省长令,历时10年之久的《山西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玉汝于成;禁牧轮牧休牧条例全国首创,《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即将颁布,一年内密集制定“两条例、一办法”,力度前所未有,工作全省领先。破坏森林案件“清零”行动、自然保护区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清风行动”重拳出击形成震慑,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权、执法与司法衔接制度体系联动完善、互为支撑。全年受理行政案件1962起、结案1922起。大同、忻州、长治、运城4个市案件查处整改率100%。2022年,全省林草系统法治建设全面发力,良法善治成为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