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勇强 通讯员李雅)“感谢检察官给予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帮助我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来自罪错未成年人陈某的深情告白,青春期的偏差加之父母的失管,让他误入犯罪歧途,而平遥县人民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给他打开了一扇窗,精准化的帮教让他更好地回归社会,帮助其正向改变。这一切都得益于平遥县检察院“梅姐·护蕾”未检团队。
“梅姐·护蕾”未检团队从2019年3月成立之初,始终坚持“法律守护青春、大爱成就未来”的理念,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指导,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注重以检察担当积极作为、以检察自觉攻坚克难、以检察温情护佑成长,尽心竭力将未检工作做到极致。
由于涉罪未成年人大多都是初犯、偶犯,可塑性极强,既需依法惩戒,更要教育帮扶,重在转化挽救,挽救罪错未成年人成为“梅姐·护蕾”未检团队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检察机关+社工协作”“专业化办案+社会化服务”精准帮教新机制,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评估、观护帮教;在全省首家成立“护蕾家庭关爱中心”,建立健全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运用亲子教育、社会实践、授课讲座或者一对一辅导等措施开展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失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和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梅姐·护蕾”团队办公室里,检察官与罪错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促膝长谈,亦或是对罪错未成年人教育指正的场景,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在未检团队的努力下,20余名处于附条件考验期内的涉罪未成年人均取得很好的帮教效果,有的回归学校,有的升入高中、大学,有的有了正当职业,家庭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有力贯彻落实了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实际行动担负起帮助未成年人从实施犯罪的迷途中走出来,重新融入社会的司法责任。
如何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受到二次伤害,一直是“梅姐·护蕾”未检团队重点关注的问题。该团队相继出台了《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站式”取证工作指引》,建成了护蕾“一站式”关爱中心,一次性完成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询问、身体检查、证据提取、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同时,引入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做得更实。2021年10月8日,该团队办理的梁某猥亵儿童、强制猥亵罪一案被最高检评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典型案例。
一身制服,一根粉笔,从“公诉席”转战“三尺讲台”,他们化身检察官老师,践行着“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就涉未成年人常见犯罪中发现的问题,以预防性侵害、防止校园欺凌、强化监护责任等为主题,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走遍辖区近百所中小学,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与同学们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交流。此外,还建成了投资近百万元的晋中市首屈一指的科技化、现代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零距离”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用法治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