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 三方面入手保证安全不下线
元宵节期间,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风险一线,多措并举从宣传、检查、演练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同时,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支队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针对元宵节期间人流量大、用电量大等情况,重点对场所内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整好用;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饰,装饰物、悬挂物是否影响人员疏散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进行设想、探讨并进行了演练,确保在遭遇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通讯员蔺钰瀚摄
阳泉“蓝姐姐”快板唱新篇
元宵节,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人员来到盂县街头民间艺术展演地——文化中心,为群众发放消防宣传资料,讲解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注意事项。“蓝姐姐”还以快板、腰鼓等方式开展消防主题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通讯员尹文强摄
晋中 全力保障燃放安全
元宵节期间,晋中市介休市组织了大型社火表演和烟花秀活动。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介休大队消防员坚守岗位,不间断巡逻,对巡查区域内消防设施和各类灭火器材进行细致的检查测试;紧盯现场,查看散落的烟花是否还在燃烧,是否引燃其他可燃物,围观群众是否存在拥挤、踩踏等风险,经过三个小时的坚守,全力保障了燃放现场的安全。
通讯员王思俊摄
长治“蓝朋友”守护力满格
针对元宵节期间民俗活动众多的特点,长治市消防救援支队沁源大队及早谋划,提前部署,精心挑选精干力量组成执勤小组,不间断地对辖区主要街道、花灯展览区、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流动巡逻,确保落点到人,守护力满格。
通讯员李前锋摄
忻州 紧盯民俗活动一线
元宵节期间,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忻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盯举行民俗活动的重点区域、重大活动现场,全面抓好各项工作,有力确保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其间,忻州消防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全天候执勤值守、强化火灾防控、加强消防宣传,不畏严寒,恪尽职守,保证人民度过了一个平安的元宵佳节,展现了良好形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讯员刘强摄
太原 滚元宵送平安
2月1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晋源大队以“平安元宵,幸福生活”为主题,在古县城张艺谋影视基地开展了迎元宵佳节系列活动。
制作元宵环节中,师傅将拌成的馅料切成小块,放到江米粉中,随着消防员不停摇动,江米粉慢慢沾在元宵馅儿表面,元宵逐渐变圆、变大,直到滚成乒乓球大小,一颗颗元宵就这样“诞生”了。消防员将煮熟的元宵赠送给周边游客,为大家普及家庭用火用电安全消防知识,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提高了大家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通讯员闫男男摄
一家不圆万家圆
大同消防员元宵节这样过
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味道,对于以队为家坚守岗位的“蓝朋友”来说,红门内年味也丝毫不减,赏灯、吃元宵,家的味道喷薄而出。
元宵节怎么能缺少了灯呢,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各队站启动“亮灯”工程,队员们自己动手,利用灯笼、串灯装点的营区,营区内绿化带、大门前、门厅上,楼顶部都被彩灯装饰一新。每当夜幕降临,支队各营区同时点亮象征红火的大红灯笼,象征喜气的多彩串灯,象征兴旺的“旺火”灯,各基层队站营区被点缀得美仑美奂、多姿多彩,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让大家体会到年味的还有节日的餐桌。各队站充分征求基层队员意见,按照营养搭配均衡、口味南北兼顾的原则,科学定食谱,清蒸大闸蟹、手抓羊肉、油焖大虾、红烧肉等大菜丰富了节日餐桌。特别是队员们亲手做的元宵一下锅,溜圆溜圆的元宵在水里不停翻滚,代表了来年的圆圆满满,咬一口,甜到嗓子眼,元宵节的味道更浓了。
对于队员而言,年味是五光十色的灯光秀,是餐桌上丰盛的食物,是多样的活动,更是队友的陪伴和情谊,队里给与的关怀和温暖。
队员裴士强说,虽然因为职责和任务的需要,过节不能回家团圆,但看到这些彩灯就好像回到家一样,感觉特别温馨。队员孙浩说,每年过年,家里就会挂起灯笼和串灯,今年在营区也看到了彩灯和灯笼,就像回家过年一样。
灯亮了,营亮了,城亮了,“火焰蓝”的心也亮了。来自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平城区大队天祥街消防救援站的张慧君已经16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都会在执勤岗位上和战友一起过年。自2006年入职以来,他先后出警1000多次,出色完成每次抢险救援任务,并多次获得支队比武大赛奖项。
说起家,就会击中张慧君的软肋,他说:“每年除夕跟家人视频聊天,自己的眼泪总会不自觉掉下来,但看到城里的万家灯火,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队里为我们执勤在岗不能回家团聚的消防员也想得非常周到,今年春节,队里还专门安排家属来队过年,一家人在队里团圆了,这让我们一家人非常感动。”
他说,新的一年,给自己也定下了目标,要围绕职责使命补齐短板,通过训练和战斗不断提升自己,当好辖区百姓的“守夜人”,以更大的军功章回报家人的支持,回报组织的关爱。
通讯员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