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司法行政

在平凡的岗位上忙碌着

——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陶海燕

  • 法治宣传活动现场(资料图)

  •   华灯初上,一个忙碌的身影依旧不知疲倦地埋头在卷宗文书之间。在工作中,她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任劳任怨、严谨细致、锐意进取,以辛勤无悔的忠诚担当,谱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对司法行政事业的无限热爱。她就是阳泉市司法局法治一科(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科长陶海燕。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恳工作,扎根平凡岗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不论在司法行政业务岗位还是挂职社区“第一书记”,不论在业务部门还是综合部门,她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在从事法治工作后,她勇挑重担,不怕苦、不畏难,积极作为,成绩斐然,多项工作受到省、市领导肯定。在兢兢业业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年6月,人社部、司法部授予其“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根据机构改革部署,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成为司法局的首要职责。局领导考虑到陶海燕有过法治宣传工作经验,在办公室工作多年综合协调能力突出,决定由她来承担这项重任。到岗后,她面对从头开始的任务,面对“人少事多”的现实困难,不抱怨不回避,积极推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完成设立,指导督促各县(区)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完成设立,为工作全面开展奠定组织基础。先后起草了委员会工作规则、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等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日常工作运行。先后筹备召开历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会议,承担了全部材料撰写和综合协调工作。起草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以层层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为抓手,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协调小组工作月报制度,督促各协调小组充分发挥职能,认真推进本领域重点工作。建立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考核体系,高质量开展全面依法治市督察考核。创新开展考核工作,依托“阳泉市领导干部测评系统”开展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测评。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领域执法司法问题督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督察、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成果受到省委依法治省办肯定。

    锚定重点 率先突破

      陶海燕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市的重点工作和主体工程,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龙头,带动全面依法治市的深入开展。起草制定法治政府年度报告工作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在阳泉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了法治政府建设专栏,承担全部信息更新、维护工作。认真起草《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方案》,将100余项指标研究透彻,直接对接30余个市直单位开展上门实地评估,查找问题短板,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高质量完成阶段性汇报、推荐报告、工作总结的撰写,梳理汇总、分项整理各责任单位印证资料,接受并顺利通过第三方资料审查、实地评估和集中评审,工作经验受到第三方专家组一致肯定。2021年,阳泉市荣膺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扎根基层 助力攻坚

      2018年,按照组织安排,她被派往社区挂职锻炼担任第一书记。到任伊始,恰逢阳泉市“创卫”攻坚,辖区内五金城是“必考点”,面对违章建筑遍地、门头牌匾林立、店外经营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卫生状况“脏乱差”的情况……市、区督查组督查出的问题清单,密密麻麻,看得让人“压力山大”。全市上下的“创卫”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五金城怎么能掉链子?陶海燕带领社区一班人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始终坚持“法治思维”,组织社区干部先学习《阳泉市爱国卫生条例》《阳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做到政策法规了解于心。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她和社区一班人积极走访商户做思想动员工作,先后发放《告知书》《承诺书》《整治方案》等宣传资料,不厌其烦、挨家挨户一遍一遍宣讲“创卫”知识,争取商户最大支持,鼓励大家率先行动起来,按照创卫标准积极整改。违章建筑自己动手拆除,店外的物品收回店内,门上的小广告自己清理,给工作开了个好头。建立问题清单。把问题一项一项摆出来,认真分析明确工作思路,从协调相关执法部门拆除违建开始攻坚,重新规划停车位,拆除软体广告,清理店外经营,铲除小广告……她和社区一班人始终坚持“一把尺子”推动工作,不开口子不搞特殊,避免了商户之间互相等、看、比,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加大攻坚力度。几轮工作过后,还是存在一些“硬骨头”,她们及时调整工作方法,通过召开协调会、推进会专题研究整改措施,邀请区包片领导、街道领导坐镇,职能部门、物业单位、服务对象参加,将责任落实到单位,明确时限节点和整改要求。会后,发挥社区工作的特点,不怕跑断腿、磨破嘴、晒得黑,一项一项推动整改落实。牢记工作初心。陶海燕认为,“创卫”是为了改善大环境,让人人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目标让她在推动工作之初不片面强调“力度”,“温度”也同样重要。以整治广告牌匾为例,小小的五金城里有200多家商户,如果像其他地方的做法统一材质统一底色统一字体,在这么密集的空间里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既不方便顾客辨认,也不方便商户相区别。于是在大刀阔斧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广告牌匾后,她和社区一班人精心制定了安装方案,统一材质,底色提供多种选择,字体根据各商户实际自行安装,最终收到了各方都比较满意的反馈。为了让五金城焕然一新,不论是寒冬里还是艳阳下,陶海燕和社区姐妹们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寒冬里,她们在瑟瑟寒风中拆违建;艳阳下,她们走访商户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五金城50余处违建全部拆除,曾经林立的577处广告牌匾全部更换,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基本绝迹,可谓“旧貌换新颜”,受到省、市督察组一致表扬,顺利通过了专家组核查,助力阳泉市最终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
      参加工作十余年来,陶海燕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工作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是常态,连孕期都没有要求特殊照顾,坚守岗位直到临产。她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言。

    本报记者张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 第2023-02-03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2-01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