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啃最硬的骨头,敢不敢先从群众认为最不可能办到的事做起,敢不敢面对重重困难,见招拆招,促使难题一 一攻克……在全省“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中,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涉党政机关案件的执行作为衡量执行工作的一把标尺,不回避矛盾,不绕道而行,直面执行的一系列拷问,以智慧和汗水开辟出执行攻坚的新局面。
去年以来,临汾中院坚决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省高院“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专项行动部署,发扬敢于动真碰硬的工作作风,推行政法机关引领规范,党政机关示范带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的破解执行难新模式,如期实现全市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零”目标。
“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往往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执行阻力大、财政资金短缺、执行难度高、申请执行人反映强、社会影响不容忽视的显著特点,所以要想解决执行难,先得执行涉党政机关案。”对于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的工作特殊性,临汾中院上下认识高度统一。
“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仅仅依靠人民法院显然势单力薄,必须要学会争取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抓住关键少数,实现以点带面,以一域突破完成整体推进。”寻找执行老大难问题解决突破口,形成事半功倍的执行效果,临汾中院力求“牛鼻子”牵得要准,牵得要稳。
该院主动向临汾市委、市政府汇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各联动成员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好有关工作。党政机关要带好头,县里要兜好底。”
临汾某县法院在执行辖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合同案件中,及时冻结交警大队账户,但因该县财政困难,导致此案一直未能如期执行。“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开始后,该县法院与当地政府广泛沟通,直陈其中的利害。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县委政法委两次牵头进行案件执行协调会,经过多方协同努力,最终使该案顺利执结。
与此同时,临汾中院从着力提高党政机关公职人员认识觉悟上入手,邀请市委政法委、市纪委主要负责人参加全市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攻坚推进会,就不正确履职行为的问责以及公职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处理进行宣讲,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有力推动了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工作的展开。
该院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召开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攻坚推进会,各联动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专门选择一些执行标的大,工作推进困难的欠账党政机关,要求其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作表态发言,对其进行集体约谈督导。会议明确提出,全市各基层法院院长要对自己辖区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胸中有数,对态度不积极、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党政机关负责人、公职人员要坚决通报纪检监察机关。
辖区某县政府在其财政账户资金被法院划扣后,先后提出执行异议及复议。约谈期间,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与中院进行沟通协调,主动履行生效判决,并撤回复议申请。该县政府还要求其所属职能部门、基层乡镇等一批被执行人,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实现了全县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零”目标。
此外,临汾中院大力推行公开听证、阳光执行。对重点执行案件、信访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群众代表,现场观摩,见证执行工作,让依法执行“看得见、摸得着”。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12月份,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9064件,执结18829件,执结率98.77%,执行到位金额46.09亿元,执行工作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实质化解,人民群众长期反映的执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临汾中院正在持续用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本报记者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