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运城市司法局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做好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高度重视 统筹谋划
中央、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举措下发后,运城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广泛征求意见,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名义制定印发了《运城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举措》,明确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10项具体工作举措及责任单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作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将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作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统筹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运城落地落实。
示范带动 长效推进
2022年,按照“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工作要求,在垣曲县历山镇、历山镇近佛村、盐湖区四季绿城社区、市中心医院、职业技术大学等基层农村、社区、医院、学校高标准打造了5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建设中结合基层单位特点,考虑不同受众需求,设置不同宣传主题,突出不同宣传内容,设计不同展示风格,注重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医院文化、学校文化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同时,通过建设1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开辟1个法治图书角、组建1支法律服务队伍、开展1次送法进村(企、校)、开办1次法治大讲堂,形成“5+x”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托法治文化示范点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让微景观成为普法大舞台。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为进一步打造本土法治文化品牌,以生动活泼的形象给群众带来有趣的法治体验,使普法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运城市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七彩盐池、运城地标凤凰等元素和法治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制作了运城普法卡通形象“法小荷”“法小东”,并于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期间与公众见面。在运城市举办的“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暨法治运城建设成就展”中,“法小荷”“法小东”作为运城普法形象代言人,“负责”会场的指引工作。同时,普法卡通形象广泛用于法治宣传品制作,法治动漫微视频、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等传媒中,深受群众喜爱。
丰富供给 扩大影响
为满足新时代群众的多样化法治需求,运城市司法局在多渠道丰富普法产品供给上下功夫。针对新媒体时代线上群众聚集优势,持续开展普法短剧、法治动漫微视频拍摄、展播。2022年,拍摄“民法典进社区”系列法治动漫微视频8部,全市累计拍摄法治微电影、法治微视频、动漫、抖音300余部。开设“法治面对面”电视专栏,邀请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开展“以案释法”,以典型案(事)例教育身边人。鼓励群众参与法治文艺创作,将法治元素融入垣曲镲、河津干板腔等地方特色文艺当中,创作法治墙头诗、法治情景剧,以宪法40周年展为主题的“法治的力量”情景剧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点击量达到13.3万人次。
拓点延面 夯实阵地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和“八五”普法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运城市将阵地建设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法治长廊、设置法治教室、法治书架,开展法治宣传等,打造以闻喜县陈家庄等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法治文化阵地。依托黄河工程设施、沿黄公路、生态长廊,因地制宜增添法治元素,在河津、芮城、临猗、垣曲等沿黄县市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同时,在城乡建设了一批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法治小院等。目前,运城法治文化公园等6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通讯员吴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