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司法救助守护“她”权益

泽州县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点亮”困难妇女生活

  2022年,晋城市检察机关以最高检开展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为契机,围绕“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均应当及时提供救助帮扶”这一目标,自觉依法能动履职尽责,帮助困难妇女及其家庭摆脱生活困境,在更深层次、更大力度上维护了妇女权益。
  2020年以来,泽州县检察院累计救助困难妇女31人,发放救助金额49万余元,其中涉案残疾人2人、涉案贫困户2人、涉案未成年人4人、涉案老年人11人,其中1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全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坚持高位推进,将救助融入保障妇女权益大局

  泽州县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困难妇女司法救助工作,围绕专项活动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困难妇女群体司法救助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及2023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与县妇联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的实施意见》,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日常联络、线索移送、跟踪回访等一系列机制,为专项活动的有序、有力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主动服务理念,从依申请救助向依职权救助转变,从办理申诉案件时的“末端救助”向办理捕诉案件时的“前端救助”转变。对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指定女性检察人员优先办理,积极协助妇女提交书面救助申请、生活困难等证明材料,综合考虑困难妇女家庭经济状况,就高确定救助金,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发放时间。如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的赵某某等18户村民被诈骗案件线索,检察官挨家挨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积极与村委干部沟通协调,便利村民开具相关证明,并耐心做好村民邻里间思想工作,现该案正在积极办理中。

全面梳理线索,织牢保障妇女权益网

  泽州县检察院控申检察部门与案件管理、刑事检察、档案管理部门“四方协同”,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察”的优势。在线上,针对困难妇女这一重点人群,围绕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性侵等重点案件,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为数据源智能筛选救助线索;在线下,案件受理时随案制作司法救助工作提示卡和线索排查表,提示刑检部门及时将救助线索移送控申部门,同时将司法救助工作纳入业务考核指标,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调动办案检察官积极性。
  与县妇联积极协作、密切配合,由妇联发挥与广大妇女联系密切的优势,利用已经形成的妇女工作网络,特别是农村妇女工作网络,在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2388妇女维权服务公益热线来电和开展走访关爱服务、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助学帮困等慈善项目工作中,发现因案导致生活困难妇女线索的,及时移送检察机关快速、从优办理。2022年,泽州县妇联向县检察院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共计12条,其中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5条,均已立案办理,并将救助金发放到困难妇女手中。

丰富救助手段,真正解决困难妇女的揪心事

  对实施司法救助后仍然面临生活困难的妇女,从一次救助转向长期关怀。泽州县检察院积极对接妇联、乡村振兴、残联、乡镇、公益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帮扶困难妇女的有效机制,做好司法救助“后半篇文章”。如泽州县检察院办理毋某法国家司法救助案中,因其家中主要劳动力被故意伤害致死,使一家祖孙四代六人生活陷入困境。晋城市检察院与泽州县检察院联合救助,为申请人发放救助金7万余元。同时积极协调县妇联、县乡村振兴局、共青团泽州县委等部门开展多元救助,在政策、资金、就业、心理上给予被害人家属全方位救助,有效解决了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同时,泽州县检察院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增加救助资金预算、畅通审批机制,针对经费不足的个案,向党委政法委进行个案汇报、争取工作支持,强化救助资金保障和政策供给,确保及时办理、及时拨付、及时发放。2022年,为防止需救助困难群众生活陷入困境,向县委政法委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资金支持共计22万元,并及时将救助金发放到位,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渡过生活难关。

做好宣传引导,讲好救助困难妇女的检察故事

  泽州县检察院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平台和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等途径,面向社会积极宣传对妇女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提高专项活动的群众知晓度。2022年,发布司法救助案件信息5篇,其中宣传司法救助案例4篇均被省级报刊登载,宣传司法救助工作经验材料1篇被省检察院内网转发,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助力困难妇女救助帮扶工作迈上新台阶。
  此外,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新时代检察宣传周”等法律宣传活动,制作以救助帮扶困难妇女政策为主题的文稿、手册等宣传资料,联合县妇联先后走进金村镇、大阳镇、周村镇等地,在人流密集处以摆设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面对面为困难妇女群众宣传专项活动内容、申请救助途径等,解除群众顾虑,提高困难妇女群众申请救助的积极性,努力惠及更多的困难妇女和家庭。 

本报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王树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2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20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