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为人民,化解纠纷暖我心”,这是落水河村村民李某送给灵丘县司法局落水河司法所的锦旗上的感谢语。落水河司法所是大同市有名的“李培斌式司法所”,一直以来,该所立足辖区实际,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发力,标准化建设、人民调解、依法治理、刑事执行等各方面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誉。2009年该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2020年被评为“李培斌式司法所”;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荣获人社部、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这些荣誉和成绩离不开司法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所作出的正确规划,离不开司法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调解策略,更离不开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任劳任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正是因为有为民站排头的坚定,有笃行不怠的毅力,落水河司法所才有了累累硕果,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全省各地司法所学习借鉴。
坚持创先争优
标准化建设走在前
近年来,落水河司法所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对照《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要求,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新建了185平方米的2层办公楼,矫正室、调解庭等功能室设置科学合理;计算机、执法仪、视频监控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实现了“办公设施现代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档案管理规范化”。2021年上半年又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见室,帮助14个家庭实现远程视频会见,不仅帮百姓解决了会见难题,也使得司法所的功能更加规范完善。
坚持抓早抓小
化解矛盾纠纷冲在前
落水河乡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地域广、人口多,是全县矛调难乡、维稳重乡。工作中,落水河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辖区内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率及有效工作率均达100%,全县第一家组建“乡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调解委员会”。该所坚持以“调解七进”“五个一”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结合农村实际,探索运用“炕头调解法”“地头调解法”,取得了良好的调解效果。近五年,共组织排查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01起,成功调解295起,成功率达98%以上,履行率达100%,无一起因调解不及时、调处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民转刑案件。
坚持多措并举
民主法治建设干在前
紧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目标,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培育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民主法治示范点2个。紧盯“一老一小一弱”,深入开展“法律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惠民生、关爱老年人”“法律惠民生、关爱青少年”系列活动,年均为群众提供上门法律服务60余次。在村“两委”班子成员、调解员、网格员、村居法律顾问中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注册培养“法律明白人”50人,超额完成省市规定的目标任务。紧盯“元宵节”“四月八”等传统节日节点,适时组织开展“送法进集市”等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得到了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坚持结果导向
特殊人群管控做在前
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创立了“严、宽、实”三字工作法。“严”,主要是从严落实信息化监管措施,定时定点对重点人员进行随机点名和位置确认,始终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管控视线内。“宽”,就是在严管的同时,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年龄较大和身体状况不佳的社区矫正对象,增加走访次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就是根据每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文化程度、思想状况、家庭情况等,及时制定和调整个性化矫正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矫正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辖区社区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在矫人数逐年下降,目前首次实现清零。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做到了“四知道、四熟悉、四了解”,知道住址、去向、表现、联系方式;熟悉相貌特征、家庭成员、相邻人员、住地环境;了解性格爱好、人际关系、专业特长、家庭情况。坚持分类管理,“一人一档”,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衔接率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8%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落水河司法所始终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摆在首位。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所紧盯“三个环节”,聚焦“四项任务”,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专门建立了“为民办实事服务点”和“残疾人法律救助站”,推出十余项便民利民举措,各方面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人民群众对落水河司法所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正是因为将党建与业务并重,坚持规范化管理,紧抓“时、效、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灵丘县司法局落水河司法所才能荣获多项殊荣,才能得到辖区群众对落水河司法所工作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认可。为了争做省内一流先锋,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今后,落水河司法所将继续秉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不断做实、做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处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维护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继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学习“李培斌精神”,积极调解群众纠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让群众放心、贴心、暖心,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法治山西建设整体水平,展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发挥榜样力量,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有特色的司法所品牌。
本报记者张楠 实习生纽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