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建峰)发挥典型案件引导作用,力求“解决一案,影响一片”;密集出台审判指导意见,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广泛对接各类企业,以管用实用法治产品,帮助企业纾危解困。过去的一年里,大同市两级法院对标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稳定“解难”、为转型“铺路”、为发展“疏淤”,有关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该市两级法院制发《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实施意见》等文件,依法审结金融借贷案件2661件,促进金融秩序安全稳定。加大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力度,依法审理因疫情影响致使商品房延期交付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系列纠纷,妥善平衡开发商和购房人双方合法利益,主动担当“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政治责任,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妥善审结土地承包流转、林权转让等涉“三农”案件138件,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同市在全市法院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制发《关于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以长效制度机制保障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为企业纾难解困,促进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该市两级法院定期开展涉企积案大清理行动,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先后审结涉企案件11203件,结案率98%。认真落实联企服务,党组成员走访企业73人次,宣讲涉企民商事法律知识20余场次,深入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普法,心贴心答疑。此外,还加快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助相关部门完成154户破产企业养老保险欠费核销工作,累计核销职工1万多人,资金1.08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