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花钱,就可以通过找关系、走后门逃避处罚,这样的骗局,你敢信吗?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迷信“花钱消灾”,寄期望于找熟人、托关系办事,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干预司法案件的办理。殊不知,就此掉入假掮客的陷阱。近日,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件充当假司法掮客的诈骗犯罪案件。
1月4日凌晨,被害人吕某某因饮酒驾驶机动车被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交警一大队查获,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处以罚款1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行政处罚。吕某某为了逃避行政处罚,免扣驾驶证,通过朋友胡某某介绍添加了犯罪嫌疑人郝某的微信。郝某谎称自己“需要去找尖草坪交警一大队的刘警官和张警官还有张科长才能办了这个事,需要给好处费2万元”。为了让吕某某相信自己有能力办妥,郝某使用自己的另外一个微信号,修改微信昵称为刘警官,一人分饰两角,伪造自己与刘警官的聊天记录,截图发送给被害人吕某某,谎称已经找到关系为其处理违法行为。吕某某信以为真,微信转账2万元给郝某。随后,郝某将诈骗所得全部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郝某家属退赔被害人吕某某2万元。
审查逮捕阶段,承办检察官为了弄清事情真相,查清是否存在中间介绍人,详细讯问了犯罪嫌疑人郝某在侦查阶段的笔录中提到的“刘警官、张警官和张科长”的真实身份、年龄、户籍等具体信息。犯罪嫌疑人郝某承认自己并不认识所谓的司法人员,也并不能找关系帮助被害人吕某某处理酒驾事宜。
经查,犯罪嫌疑人郝某曾因醉驾于2022年3月17日被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郝某在日常生活中,曾对外包装自己可以帮忙找关系处理酒驾,致使被害人轻信其神通广大,最终坠入司法掮客的骗局。目前,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已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郝某。
本报记者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