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志平)4月24日下午,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介绍晋城市2019年-2022年知识产权案件基本情况,通报典型案例。
近年来,晋城法院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准确把握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总体要求,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建成,专业化审判能力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新局面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2019年至2022年,全市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06件,审结596件,结案率为98.3%,其中民事案件566件,刑事案件38件,行政案件2件。
据介绍,知识产权案件的主要特点是,全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受理数量呈现增长态势,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明显增多,涉诉侵权对象日益多元化,当事人使用可信时间戳等电子证据数量明显增多。
晋城中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一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的实施细则》。二是不断完善账偿数额计算方式,从严打击侵权行为,及时归纳总结同类案件裁判思路,提炼裁判规则,统一裁判尺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件对同类案件处理的借鉴作用。三是完善多维度保护机制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积极参与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与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主动与检察、公安等多家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支持晋城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院工作,促进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四是持续推进司法宣传,提高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拓展司法保障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对接创新企业,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五是多措并举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探索设立了高平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认真落实公开开庭、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阳光司法”措施。六是建立常态化知识产权案件沟通机制。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更好地开展审判工作,并加强对基层法院负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干警的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审判队伍素质,高效优质开展知识产权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