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慧芳)近日,乡宁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官张英迪通过心理“战术”,春风化雨般解开一对夫妻的心结,使夫妻二人破镜重圆。
李某(女)和赵某(男)是一对多年夫妻,共生育3个孩子。起初,双方感情尚好,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近几年,因李某常上网聊天,赵某对此产生质疑,经常要求翻阅查看李某的微信、抖音记录,时间久了,李某无法忍受,两人因此产生矛盾,后升级到常因琐事而争执,直至分居。无奈之下,李某提起离婚诉讼。
承办法官张英迪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症结后,认为双方婚姻基础较好,因为性格差异、沟通不顺畅导致关系恶化,便庭前调解试图让二人重归于好。谁知,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对方无理。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张英迪,借助独具特色的“心理隔板”来映像双方之间产生矛盾的缘由。通过夫妻二人选择摆放木偶人的颜色、形状、顺序、位置、朝向等,引导双方进一步认识到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自身对婚姻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双方之间的差异,通过孩子的摆放让双方更能客观地看清自己在家庭和孩子心目中的处境,以及目前家庭的格局和矛盾点。一系列的呈现后,双方开始肯定对方的付出,继而承认自身的不足,看着孩子,两人慢慢释怀,脸上露出轻松愉悦的笑容。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有了成效,夫妻和好后拍照留念,并带着孩子离开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