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勇强 通讯员王鹏翔 冯晓佳)“感谢检察官告知实情,了却我们姐弟二人的夙愿。”今年初,孙某姐弟俩收到了一份罪犯死亡通知书,寻亲40年,他们总算收到了父亲的消息。晋中市人民检察院以一份罪犯死亡通知书为起点,依法能动履职,联手刑罚执行机关,妥善办理了这起死亡检察案件,以监督力度彰显了检察温度。
今年2月12日,在某监狱服刑且已85岁高龄的罪犯孙某军,因病在医院死亡,晋中市检察院驻某监狱检察室收到通报后,立即启动罪犯死亡检察监督程序。
调查工作伊始,就遇到了难题。“在通知家属时,发现罪犯档案中没有近亲属的相关信息。”孙某军于2022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同年7月入监服刑。该监狱拟联系捕前单位,按无亲属处理,并将此情况向检察室反馈。
“孙某军年逾八旬,有可能组建过家庭,育有子女”,虽从现有资料看不到直观信息,但发现该犯有前科记录,驻监检察室建议监狱以此作为寻找方向。
监狱民警遂赴太原某监狱走访,了解到孙某军曾于1983年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被安置在太原某煤矿工作。
“认识呀,我对他太熟悉了。”曾和孙某军一同在太原某煤矿工作的生前好友那边传来了消息。“老孙早先在大同工作,有一儿一女。1983年,他入狱后就离婚了,再没联系到孩子。”根据此线索,民警赶赴大同找到孙某军前妻的妹妹。在她的帮助下,监狱民警与孙某军的女儿、儿子取得联系。
“设想过很多种和父亲相认的情形,却想不到是这个样子。”姐弟二人从河北匆匆赶来,他们40年的寻亲之路,在检察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的积极努力下,总算画上了句号。
“孙某军入狱时,子女尚年幼,40年过去了,不大可能留有相关证明手续。”检察官建议监狱组织亲子鉴定,对其亲缘关系予以确认。
孙某军的死亡原因鉴定和亲子鉴定工作结束后,监狱向其子女征求处理意见,均表示无异议,同意鉴定意见。在检察官建议下,监狱为姐弟二人提供了亲子鉴定书面报告,联系公证处进行继承公证,协助姐弟二人在原办案公安机关领取孙某军身份证、银行卡等生前物品。
“这么多年一直找不到父亲,很是遗憾。多亏检察官和监狱民警认真负责,找到了我们。”姐姐感慨万分。
今年4月20日,姐弟二人为晋中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送去一面写有“法律监督暖民心、检察为民显真情”的锦旗。“这段时间,检察官真心实意替我们考虑,得知我们经济紧张,还建议监狱为我们争取了救助金,解决了吃住问题,我们打心里感激。”姐弟二人对检察院的工作深为感动。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一头连着刑罚执行的权威,一头连着罪犯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晋中市检察院驻某监狱检察室主任张全荣表示,罪犯死亡检察监督从高墙内延伸到高墙外,鉴证的是血脉亲情,传递的是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