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图吉利”伪造银行存单涉嫌违法犯罪

侯马市检察院以案释法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讯(记者魏巍)结婚本是一件喜事,但如果为了“图吉利”而触及到法律底线,最终只会得不偿失。近日,侯马市检察院通过办理一起变造、伪造金融票证案,开展了个性化精准普法,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褚某某是侯马市某村村民,在女儿出嫁前一日,因手头可供陪嫁的存单数额只有8.7万元,为了“图吉利”,便让表亲刘某某拿上真存单前往打印店,交待店员将存单进行复印,并把显示数额改为更“吉利”的8.8万元。结婚当日,褚某某将变造、伪造后的假存单交给送亲人员作为嫁妆陪嫁,计划等婚礼过后再将真存单交给亲家。不料次日一大早,亲家邀约褚某某一起前往银行取款,褚某某随身携带真存单准备现场更换,却因亲家带假存单“误入”另一家银行网点取款被工作人员发现导致案发,公安机关当即予以立案。
  考虑到褚某某实施伪造存单的行为是出于“图吉利”,后去取款时确实随身携带了真存单,主观恶性小,加之文化程度较低,对所实施行为的现实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其进行刑事非难的期待可能性欠缺,且案发后认罪、悔罪态度好,未给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实质性损害。侯马市检察院经调查核实、汇报请示,最后因案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从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考虑,监督公安机关予以撤案,并对褚某某等涉案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深刻的法治教育。
  金融犯罪离群众的生活并不遥远,事前预防远胜于事后处理。侯马市检察院立足上述案件,围绕涉案罪名的犯罪构成、关键要点,精心设计了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内容,同时统筹辖区法治宣传力量,通过“电台广播普法”“送法进乡村”等开展了“一站式”普法宣传活动。
  同时,侯马市检察院督促市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对文印店的相关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开展了摸排整治,要求文印店依法建立、完善相关登记、验证、报告制度,对于发现的异常行为,尤其涉及金融票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信用卡)领域,要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便于司法机关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22期

  • 第2023-05-19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7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5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