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野生”变得正规起来,不失为可行的办法。如此一来,城市管理的“面子”有了,保留下来的烟火气,也是对民生的温暖呵护
杭州萧山有个号称100元吃到饱、人气火爆的野生夜市,在各个社交媒体上被美食博主们称为“鸿宁路夜市”。每当夜幕降临,摆摊的摆摊,撸串的撸串,就算没有去过,或许你也在网络上见识过它的喧嚣和热闹。
不过,这个人气网红夜市,因为扰民和影响交通等问题,近日被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叫停了。消息让周边居民一致叫好,而另一部分人表示失落,有相当多的网友觉得可惜,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其他地方好好组织、有序摆摊。夜市凉了,对夜市的讨论却热火朝天。
夜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试想一下,夏夜凉爽的天空下,和三五好友坐在路边聊天吃饭,是多么美好惬意的生活图景。但相伴而来的问题也让人不堪其扰。夜宵摊人气很高,但确实存在卫生、噪音、油烟、占道等管理难题。
人们期待城市的烟火气,也期待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如何释放夜经济的活力,不占道扰民,又不给城市管理添堵,这之间无疑存在矛盾和冲突,努力找到两者的平衡点,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责任心。
不可否认,这个平衡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放任自流,让其野蛮生长,肯定不行。管得过于严苛,不管不顾一刀切,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要创新手段、有序引导的综合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五月初,中央文明办发文,不再将流动摊贩纳入城市文明考核标准。这意味着,管理小商小贩和流动摊贩,今后执法将更加文明包容和人性化。拿“鸿宁路夜市”来说,叫停之后,再找个地方让他们继续摆摊经营,让“野生”变得正规起来,不失为可行的办法。如此一来,城市管理的“面子”有了,保留下来的烟火气,也是对民生的温暖呵护。
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