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警民联系卡、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沓宣传资料、一台照相机、一个急救包、几张身份证和几个户口簿……这是高平市公安局北诗派出所民警“警务背包”中的物品,也是辖区群众对民警的期盼,这个“背包”为北诗镇量身打造,一“面世”就受到群众欢迎。
北诗镇地处高平市东部山区,辖区面积较大、村落分散,是典型山区乡镇。全镇共管辖26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人口2.9万余人,治安状况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北诗镇仍有不少乡村地处偏僻,群众出行不便,有些老人到派出所办理一项业务往往要花费半天以上时间。
“这些都是困扰群众的难事,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北诗派出所所长张斌说。山村交通不便,不仅给群众办理业务带来困难,也影响到民警对警务资源的收集,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北诗派出所积极探索品牌亮点创建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全所民辅警因地制宜、集思广益,最终将“背包警务”这一举措搬上桌面,架起一座警民“连心桥”。截至目前,该所民辅警共上门办证35件,服务群众40余人次,法治宣传30余次,化解矛盾28起。
背起服务,一心为民“零距离”。“太感谢了,谢谢你们给我送到家……”北诗镇野沟村的毕大爷接过民警从背包里拿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一再道谢。在一次下乡走访中,北诗派出所副所长张越了解到野沟村的毕大爷身份证过期、户口本遗失,因行动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业务,给生活带来诸多困难。第二天,张越就背起照相机上门给毕大爷拍照采集相片,换领新身份证,并补办户口本。
背起责任,全域宣传“零缺位”。“各位乡亲,我是北诗派出所的包村民警郭磊,趁着大家休息,我讲讲怎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5月19日,一场情真意切的“警民夜话”活动在北诗镇北诗村文化小广场开启,民警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民意所向就是我们所到之处,我们会背着‘背包’一直走下去。”说完,北诗派出所副所长郭磊背起背包继续前往下一个村。
背起稳定,基础工作“零懈怠”。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北诗派出所民辅警背起“警务背包”,从“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入手,走村入户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全方位搜集、掌握辖区动态、情报信息,摸清“家底”的同时,给基层基础工作提供“新鲜”资料,为“背包警务”插上腾飞翅膀。
在辖区各村、各行业建立微信群,形成双向互动,一方面有了矛盾纠纷,民警能及时知晓情况,尽早参与调解;另一方面村民、企业等有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民警。民警根据收集到的情报线索,采取“键盘+背包”工作模式,提早介入,及时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
一个背包,一段故事……将背包背在身上,将群众装在心里,将责任扛在肩上,“背包警务”已成为北诗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报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成灵燕 李硕